美俄高级官员第一次会谈告一段落,普京政府要求北约撤军,美方却并未立刻松口。事关俄乌停火,中方立场变了?外交部回应斩钉截铁。那么,美方为何拒绝俄方提出的要求?中方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又是否真的改变了?

近日,美俄高级官员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了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的首场线下会谈,出乎各界预料。交恶三年之久的美俄两国,并没有将这次会谈当作停火谈判前的一次“走过场”,相反,双方“相谈甚欢”,在双边关系、推动俄乌停火谈判等问题上取得了多项实质性进展。



据出席本次会议的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介绍,双方达成的主要共识有两点:一是尽快成立解决乌克兰冲突谈判小组;二是恢复华盛顿和莫斯科大使馆的人员配置,为之后的两国高层对话乃至领导人互访做准备。考虑到俄乌冲突延宕至今的原因之一,就是美俄关系破裂,美方执意借俄乌冲突达成遏俄计划。在此背景下,美俄关系回暖后,推动俄乌和谈进程的难度将大幅下降。

对竞选阶段就扬言上任后第一时间结束俄乌冲突的特朗普来说,美俄第一轮会谈达成的这些共识,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美方会全盘接受俄方提出的要求。据报道,在会谈中,俄方代表要求北约军队撤出东欧,对此,美方明确表示拒绝。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很清楚,普京要求北约撤军,既是出于保障边境安全的考虑,也是为了减少乌克兰与北约之间的联系,从而降低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不过,撤军意味着那些曾经加入华约组织,如今转投西方怀抱的东欧国家,将不得不直面俄军威胁,这是美国及其他北约国家不愿意看到的,也会给欧洲安全形势带来新的挑战。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罗马尼亚政府就非常担心美国会改变立场,甚至在撤军问题上选择妥协。罗马尼亚国防和国家安全顾问迪亚科内斯库表示,自就任以来,特朗普已经向俄罗斯作出了不少让步,这让东欧地区的北约盟国十分不安。如今,俄乌局势瞬息万变,不排除美国最终不会向俄罗斯做出这一让步。



总的来说,被排除在第一轮谈判之外的欧洲国家,显然是没有安全感的。若非如此,法国总统马克龙也不会赶在美俄会谈前夕组织一场紧急会议,召集欧洲主要国家领导人商讨俄乌停火以及欧洲安全问题。但由于各国尚未就是否向乌克兰派遣军事人员达成共识,此次会谈无疾而终。

事实上,对于欧洲国家应不应该参与到俄乌和谈进程中这个问题,中国外长王毅已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作出过正面回应,那就是中方坚信所有的利益相关方都应该参与到和谈工作中。在21日召开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也重申了这一态度,驳斥了外界对于中国在俄乌冲突上的立场有所改变的猜测。郭嘉昆指出,中方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



在中方来看,尽管各方立场并不一致,复杂问题难有简单解决办法,但对话总比对抗好,和谈总比打仗好。中方支持一切致力于和平的努力,包括最近美俄达成的共识,期待各当事方能够找到照顾彼此关切、可持续和持久的解决方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