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最近频频向俄罗斯示好:与俄罗斯举行乌克兰战争的单独谈判,将战争归咎于乌克兰,取消在联合国决议中将俄罗斯列为“侵略者”……但是,德国《法兰克福汇报》21日发文称,美国对俄政策转变的背后,隐藏着延伸至亚洲的战略算计。华盛顿希望与欧洲建立新的分工。
美俄两国外长会谈
特朗普对乌克兰和俄罗斯政策的转变被视为欧洲的转折点。与前任拜登的政策相比,这的确是一个突破,因为拜登在俄攻入乌克兰之后就推行了对莫斯科的遏制政策。然而,从历史上看,即使在冷战期间,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也一直处于对抗和缓和的阶段。
重塑与俄罗斯关系的最后一次重大尝试之一是奥巴马总统任内做出的。当时的目标也是消除莫斯科发动军事攻击(即 2008 年俄罗斯攻击格鲁吉亚)之后的紧张局势。其结果之一就是签署了限制战略核武器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不过,俄于2023年决定暂停参与该协议。
引人注目的是,特朗普现在还有一个超越乌克兰的议程。他表示有兴趣重启与俄罗斯的核裁军谈判,但需要中国的参与。他在第一个任期内已经尝试过这一做法,但没有成功。
《法兰克福汇报》文章
美国把战略重点转到亚太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在布鲁塞尔首次出席北约会议时解释了这背后的地缘政治算计。他将乌克兰战争的结束置于更大的全球背景中:存在“强大的战略现实”使得美国无法主要关注欧洲的安全。
《法兰克福汇报》透露,赫格塞斯在峰会上,首先提到了美国边境安全,然后提到了亚洲局势:“此外,我们还面临着一个势均力敌的竞争对手——中国,他们有能力、有意图威胁我们的国土和我们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核心国家利益。美国优先在太平洋地区对中国进行战争威慑,认识到资源稀缺的现实,并进行资源权衡,以确保威慑不会失败。”
美国防长在北约总部
部长明确表示不希望这被理解为对北约的拒绝:“美国仍然致力于北约和与欧洲的防务伙伴关系。”跨大西洋联盟已存在了几十年,“我们坚信它将在未来几代中继续存在”。但他强调,欧洲人自己必须做出更多努力来确保未来的威慑力,并提到特朗普提出的将经济产出的 5% 用于国防的目标(北约目前的目标是 2%)。
或许是他讲话中最有趣的部分是,他描述了双方未来的任务:“我们可以共同创造一种分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我们在欧洲和太平洋的比较优势。”具体来说,欧洲人必须接管其大陆的“常规安全”。所以这将会是一种特朗普交易:我们照顾亚洲,你们照顾欧洲。
不过欧洲人清楚,特朗普的对抗性、有时甚至自相矛盾的言论,加上美国副总统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的表态,让人很难判断其内阁成员的声明是否可信。不过,特朗普本人刚刚表示,不打算从欧洲撤军。在他第一任期内情况有所不同。他对自己对亚洲的承诺毫不怀疑。他现在向日本首相承诺,他将“百分之百”地保卫这个国家。
美国军舰进入南海
妄图“分裂”俄中友谊?
如果这句话成为现实,那么它将与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奠定基础的共和党思想家的想法相吻合。美国传统基金会所谓的“2025计划”早在2023年4月就提出,美国应将自己的核威慑力限制在北约的某些能力上,而欧洲人则负责大部分常规防御。另一方面,美国的军事规划必须以中国为重点,特别是台湾省的防务。
从权力政治角度来看,这将是一个有历史先例的发展。冷战期间,美国视苏联为其最大威胁。基辛格成功地让中国站到了美国一边,削弱了莫斯科的地位。如今,情况正好相反:在华盛顿,不同党派的人都把中国视为“最大的威胁”,因此美国人认为“分裂”俄中友谊将是有益美国的。特朗普的特使凯洛格指出,断绝俄罗斯与伊朗等国的联盟是额外的目标。
中国军舰做好准备
从美国国务卿卢比奥在利雅得会见俄罗斯代表后的讲话中可以看出,这将意味着美俄关系的重大改善。卢比奥描述了这样一个进程:在就乌克兰问题达成协议后,新的合作应建立在“共同的地缘政治利益”和“历史性的经济和投资机会”的基础上。
这是欧洲人对美国断裂跨大西洋关系的自我安慰,抑或美国政府的真实算计,这需要用时间来考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俄罗斯经过历史教训,绝对不会再被美国轻易算计。而我们也肯定会根据国际局势的新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