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我市将推进医疗卫生服务“高峰更高、县域更强、基层更稳、服务更优”,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使市民多样化、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能够得到更好地适应和满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99元

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强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强城乡联动和乡村一体化。积极建设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资源共享中心,大力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乡镇卫生院实现医学影像覆盖率80%以上,到2025年底力争5个区市县基本建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实现常态化巡回诊疗。全面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巡回医疗制度。组织二、三级医院通过人员下沉、远程医疗、培训、巡回医疗等方式提高基层能力。持续推进村卫生室进医保,力争每个行政村都能纳入基本医保定点服务范围。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99元。

因地制宜探索免陪照护服务

2025年,我市将进一步加强医学高地建设。申报儿童和妇产两个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登峰计划”收官评估,以院士双聘、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建设为契机引领诊疗能力跃升,推动医学高峰更高。持续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质扩面。支持医疗卫生机构设立面向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提高护理工作水平。2025年底,全市护士总数达到3.3万人,每千人口护士数量达到4.4人。因地制宜探索免陪照护服务,推进护理延伸服务,扩大老年护理上门服务供给,精准对接多元化老年护理服务需求。

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

今年,我市将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快推进1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8个国家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2个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力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创建4个以上国医堂,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推进3个全国、7个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和4个辽宁省名中医工作室建设,年内完成西学中培训150人以上、基层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200人以上。深入开展国家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近视中医药干预试点,启动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项目。

全市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

今年,我市将进一步落实好生育支持政策。加强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市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支持大力发展“托幼一体化”,推进医育结合,2025年全市千人口托位数要达到4.5个。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医院建设。开设生育评估门诊,提供多学科协作诊疗服务,助力家庭实现生育愿望。持续推进失能老年人健康服务、老年期痴呆应对等工作。2025年,85%以上的综合性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建成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引导支持部分二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转型为康复医院、护理院,动态推开安宁疗护服务。

二、三级公立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

我市将积极落实国家卫健委将2025年—2027年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的要求,二、三级公立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完善精神专科体系建设,城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根据需要开设精神心理门诊、病房,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应用;对于符合条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放免费服药卡,凭卡对患者自付的门诊服药费用给予补助;市域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超过300项;公立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实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医疗救助,对每名手术患儿给予最高1.5万元救助。

各区市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推进无偿献血者及其受益人“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该年龄段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到100%。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黄凤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