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华声在线-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倜 通讯员 李静娴 娄艺娜 郭娟
女性职工在辛苦的怀孕过程中,生育保险能很好地为其提供必要的经济和医疗保障。
为了更好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湖南省医疗保障局近日发布《关于调整完善生育保险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统一、规范全省生育保险待遇政策,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这一新政,打破过往省内各统筹区支付标准不同的现象,并进一步优化医保经办流程做出。此举将给广大女职工的生育之路带来哪些变化?记者予以采访。
待遇统一提高,切实减轻女职工负担
根据现行政策,生育保险覆盖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由用人单位缴费,职工个人不缴费。用人单位雇佣和招录职工,无论男女,都应为其参加生育保险。
但一直以来,全省职工医保15个统筹区各地的生育保险待遇并不相同。此次出台的《通知》,明确统一生育保险缴费费率为0.7%。
“更直观的是,今后我省统一提高产前检查费补助标准和生育住院医疗费限额支付标准,这将切实减轻女职工的生育负担。”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以省本级职工医保统筹区待遇为例,做出详细解释。
在过去,单胎妊娠门诊检查费、多胎妊娠门诊检查费补助标准分别为600、700元,今后将统一提高为1200元。
“这些都能实实在在为参保职工家庭省下一笔不小的费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医保科主任唐知介绍,以该院的单胎妊娠门诊检查费为例,每个育龄妇女从检查到分娩,人均检查费约为3000元左右,根据最新政策,每个育龄职工或将只需自付1800元左右。加上2024年全省推行了“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政策,此次新政落地后,有些育龄职工的检查费或许能省下更多。
与此同时,今后参保女职工因生育住院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不设住院医保基金起付标准,医保基金限额支付标准统一为顺产4000元、难产(含剖宫产)6000元、生育多胞胎的每多一个婴儿增加1000元。
仍以省本级待遇标准为例。过去,剖宫产医保基金支付标准为3600元,今后将提高至6000元。这些都是参保职工看得见的“减负”。
早在2024年,我省已将“取卵术”等8个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统一纳入全省基金支付范围,不设起付线,职工医保可报销70%。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指出,此次新出台的《通知》,将让广大育龄职工有更多获得感,在一定程度上能更好助力育龄职工家庭优生优育,推动生育友好型社会建设。
涵盖情形合理,让生育更有“安全感”
“《通知》虽然篇幅不长,但考虑得非常周到,满足了不同参保职工的生育需求。”澧县人民医院医保科主任汪学萍表示。
过去,终止妊娠在门诊及住院医疗费用医保基金支付的标准不同,且未根据终止妊娠时的“月份”进行划分管理,存在一定的不均衡。
根据新政策,参保女职工因终止妊娠发生的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将按统一标准实行限额支付:怀孕未满2个月终止妊娠的500元;怀孕满2个月未满4个月终止妊娠的800元;怀孕满4个月未满7个月终止妊娠的1600元;怀孕满7个月终止妊娠的2000元。汪学萍认为,这一调整将更好地照顾到面临终止妊娠的女职工实际需求。
还有一部分育龄职工,生育情形较为复杂,通常为急危重症,所需治疗周期长、治疗难度大、产生医疗费用高。若根据《通知》内的支付标准,显然无法让其有切实的“减负感”“安全感”。
对这部分人群,《通知》明确,孕产妇因高危重症救治发生的医疗费用,参照因疾病住院相关标准支付。这也就是说,一旦被认定为在此情形内,该孕产妇则享受基本医疗保险的报销待遇。
规则设置清晰,助力全行业更好发展
“除了能让参保职工感受到暖意,《通知》在很大程度上能更好推动临床医学发展、医保经办效能提升、医保基金安全运行,促进全行业更好发展。”唐知说。
近年来,孕产妇生育期间的状况越来越复杂,合并症也越来越多。在我省现行政策范围内医保基金予以支付的病种逐年增加,目前差不多有300多项。
这也给临床医生看病带来了难题——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剖宫产、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剖宫产并产后出血(输血2个)…… 且不说这些病种看着就觉得“复杂”,很多时候也无法精准覆盖各孕产妇的实际情况。
这些现实,也导致临床医生下诊断时大多只能凭“主观判断”。但万一有闪失,要么将影响参保职工的利益,要么会给医保基金安全带来潜在风险,甚至不利于医患关系和谐。
“从一张有300多行的EXCEL表格,锐减到今后只分‘顺产’‘难产(含剖宫产)’,规则简单了,也更有利于今后的管理。”唐知说。
在她看来,清晰的划分,将把临床医生从海量的病种名称、复杂的情形判断里解放出来,让他们抛下更多后顾之忧,潜心临床工作,集中精力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此外,育龄职工及家属也将更容易理解政策,有利于医患关系融洽和谐。
有业内人士指出,下一步我省或将对“顺产”和“难产(含剖宫产)”的所属情形做更精细的划分,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切实保护参保职工利益,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运行管理。
在唐知看来,《通知》释放的另一个重要信号,便是明确提出要推动在全省范围内实现职工生育保险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逐步实现跨省直接结算。
“统一全省标准,是推动这项工作的扎实前提。可以预见的是,这必将为广大职工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就医体验。”唐知认为,这也对各医疗机构如何加快提升信息化管理、如何更好地掌握运用经办能力、如何利用大数据筛查医保基金的使用等,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