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各行各业都难免存在所学专业与工作不对口的现象,但美术生这个群体的情况似乎尤为突出。有人发段子调侃,不少美术毕业生发现最对口的工作竟是去刷大白,还有人摆摊卖奶茶,有人转行开网约车,这种对比着实让人感到十分意外。

不过,至少学习美术的同学还是拥有一技之长的,他们拿起画笔时也能令人惊艳,而且有时候向老师请假也会格外容易些。



美术生“请假条”走红,一字不写却表达了切肤之痛,老师快速批准

学生时代,大家总是想方设法地请假,到了大学,这种情况似乎更为严重。每个学院的辅导员往往会对学生较为宽容,明白他们即将步入成年,会给予他们一些宽松的空间。

只要学生在不影响学习和课程,且能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向老师履行好按时返校的承诺,一般请假都不会有问题。很多学生确实存在无假造假的情况。比如,有人甚至以回家结婚这样的理由请假,使得辅导员只能迅速批准,不敢多问一句,生怕耽误人家的终身大事。



在请假的学生群体中,美术生尤为特别,他们的请假率高,成功率也高。别人的请假条需情真意切、条理清晰,而他们只需动动画笔,便能立刻呈现出强烈的画面感。

若自己的家人要结婚,他们直接发来一个图文并茂的请假条,老师看后也会为之高兴。还有更厉害的请假学生,你见过一字不写却能打动老师的吗?这位同学仅画了一下自己上课途中的一个小意外,就生动地为大家诠释了什么叫切肤之痛。



辅导员看完大概也能感受到那碎裂骨头带来的痛苦,都伤成这样了,自然不会为难孩子继续上课,于是便爽快地批准其回去休息。看来美术生的这一技能虽好用,但频繁缺课会致使自己的专业能力落后于他人,毕业后也更难找到对口工作。

美术生着实应该认真思考一下,自己投入大量金钱的未来该如何对待?总不能拿着父母的钱,在学校整天连课都不上,只顾着潇洒吧。



美术生毕业后专业不对口或将成为常态,但该专业也有积极的一面

说起美术类专业,可细分为数十种,如传统的国画、雕塑,以及新兴的数字媒体、虚拟现实设计等。这使得大家在高考时感觉专业选择众多,令人眼花缭乱,但部分专业确实存在结构性过剩的问题。

纯艺术类专业的对口工作集中在画廊、博物馆等,岗位有限且门槛较高,而设计类专业虽需求量大,但企业更看重学生的实操能力而非学历。因此毕业后三四千工资是常见情况,想要提升则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



不过,同学们不应因此而消极,美术专业有其积极之处,如今各种文创产品兴起,需要大量技术传承人、设计师等岗位。美术生专业的优势在于自由职业的灵活性,凭借一技之长,可在毕业后或大学期间尝试运营自媒体、接稿、电商设计等。

比许多工作更自由,收入也可能远超传统岗位,也算是对学费投入的一种回报。但此类行业更需强调个人的不可替代性,比如美术生需掌握一些设计软件及项目管理技能。



若不掌握这些技术,毕业后只能从事一些基础岗位工作,无法实现家长认为学美术以后就能当画家的这一最高理想。大家还应重视当下跨界融合的潜力,若既懂美术,又懂教育,或者与科技、建筑等领域有所关联,便能催生新的职业,那么毕业即失业的烦恼就会渐行渐远。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