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2021级2班学生钱敬瑜
自入学以来
获省级及以上科创奖励36项
获“山东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学生”
“青岛市千名优秀大学生”
等称号13项
他执“求是”之笔,着“创新”之墨
书“勤奋”之纸,承“团结”之砚
书写了一段
从“煤石”到“乌金”的蜕变故事
执“求是”之笔
崇德修身,立心铸魂
他执“求是”之笔
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锤炼自我
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青春誓言
“人们熟知沂蒙精神、井冈山精神,但是为什么对矿业领域内的红色精神了解甚少呢?”带着这一疑惑,他开始积极探索,在“墨色乌金”大学生实践队中,他与团队成员共同调研、宣传埋藏在“乌金”中的红色故事,实地走访了6个能源企业和生产矿井,整理调研报告、图片、视频等资料百余份,并在聊城、潍坊等地开展12场宣讲会,宣传矿业领域的能源知识和红色精神,事迹累计受到宣传报道46次。
他利用假期积极投身到乡村建设与发展中,协助村委收集材料整理红色故事、设计海报宣传红色精神,经过26天,他从开始的腼腆逐渐走向成熟,成长为能够带领队伍的队长,整理事迹材料32份,设计宣传海报13张,带领42人参与到乡村建设中,让乡村每一处都成为红色精神的传承场和实践场。
着“创新”之墨
潜精研思,开拓创新
他着“创新”之墨
潜心于科研的星辰
肩负起属于自己的使命
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
大学伊始,宋振骐院士与新生们进行交流,讲述着为煤矿“号脉”的科研故事,从那一刻,钱敬瑜就开始了对煤炭、岩石更加深入的学习和思考。
他作为队员参加第十四届“挑战杯”秦创原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坚信不断探索是大学竞技的决斗场,按照一日一总结、两日一模拟的模式,成员天天聚在一起苦思冥想定选题、披荆斩棘建模型、踏踏实实改材料,面向城市金属矿山,提供回收及清洁分选技术服务,重心集中到竞赛上,几天下来,他们修改了67版PPT、36版文稿,斩获了省级金奖,并作为优秀项目推荐进入国赛,团队取得了全国金奖的优异成绩,在高水平竞赛上实现了新的突破。
同时,他以大创项目为基础,获得立项5项,从小煤球到大设备,建立模型12套,带领同学共同投身到科创活动中,营造良好的科创氛围,班级同学累计参加竞赛186项,参与率达95%。
书“勤奋”之纸
薪尽火传,实干笃行
他书“勤奋”之纸
他始终认为
默默努力的日子
会让根扎得更深
让枝叶更加繁茂
钱敬瑜始终坚持每天早出晚归的学习模式,用心解答每道习题、对待每次考试。初入校园,生活变得不再紧绷,身边的同学都在“漫无目的地忙碌”,钱敬瑜也陷入了迷茫中,他问自己“我想要的大学生活是什么样子呢?”直到大一上学期的一个周末,在帮一位保研学长搬书时,他找到了答案……
“学长留下了几本书,每本书中都记录着密密麻麻的知识点,还有夹在里面的日程表……”那一刻,他找到了答案。在三年多的大学生活中,自习室成了他常去的地方,并坚持记录笔记,希望可以传承给下一级,就像学长的书本一样……努力的种子终于生根发芽,88%的课程保持在90分以上,连续三学年综合测评成绩均位列专业第一。
正是秉承着“惟真求新”的校训,使得他获得了多项奖励,并以优异成绩取得了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的直博名额。
承“团结”之砚
齐心协力,勇创佳绩
他承“团结”之砚
刻下努力的痕迹
更留下了
属于青春的最美记忆
伴随着细雨踏入校园的钱敬瑜开始了一段从懵懂、探索到成熟的奋斗之路,他是班级同学的“领头羊”。担任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2021级2班班长期间,他认为自己做到最好就可以了,但是慢慢地,班级同学出现了凝聚力不强、积极性缺乏的问题,辅导员的一句话点醒了他:“班长不一定是遥遥领先的那个人,但他一定是最团结同学的人。”此时他明白了班长的责任与担当,并以合唱比赛为契机,组织全班同学积极参加,傍晚的操场、凌晨的活动室都有他们的身影,台词改了又改,音乐换了又换,最终带领同学拿到了文艺类活动奖项累计20余项。
担任山东科技大学智能采矿工程2024级2班兼职辅导员期间,他是新生心中的“指路人”。身份转换,他告诉班委的第一句话就是:“要深入班级大集体中,带领同学共同进步。”白天他和新生一起军训、晚上在党员活动室和同学们一对一交流,最终,学院蝉联优秀军训单位。
声明
本文来 源于山东科技大学。以 上图 文,贵在分享,版权 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仅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 众号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本文编辑:Sunshine
责任编辑:林美妮
山东教育发布 |
| | | |
投稿/新闻线索/爆料视频
一经采用将获得线索奖励
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