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是一名初一年级的女生,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目光总是盯着一个地方,很少举手问问题或答问题,对学业毫无兴趣。



经过深入沟通,阿敏7岁时父母就离异,她和年迈的奶奶一块生活。

她常常独来独往,总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父母离异、家庭破裂,这种家庭的变故对于阿敏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因为她还处于成长和发育阶段,生活的阅历还相当贫乏,自我调整能力较差。

父母离异,无疑给她的内心带来严重的影响。

不健全的爱使她对社会认识有了偏差,从而产生了自卑心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班里的同学看到衣冠不整、手脸不干净的阿敏,都不愿主动找她玩,也不怎么关注她。

阿敏由此认为人情冷漠,从此不愿与人来往,在人面前表现得畏畏缩缩,用退缩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脆弱的心灵。

由于扭曲的想法,阿敏害怕别人耻笑,怕别人瞧不起自己,继而产生了自卑的心理,封闭自己。

她认为别人有父母的爱,自己没有,别人有温暖的家,自己没有,别人有零用,自己没有,别人能引起他人的关注,自己不能。

事事不如人的心理压力使她封存的情感得不到外泄,忧郁与自卑占据了整个心灵。

阿敏刚到咨询室时,低着头很少说话,也不敢正眼看我。

我看出这是胆怯与自卑心理在支配着她。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让她信任我。

我:我看出你很孤独。

阿敏犹豫地点了一下头。

我:我觉得你非常坚强,父母不在身边还能坚持上学,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我的话引起了她的情感共鸣,她的泪水像断了线的珠子顺着面颊流下来,我看着阿敏,用心等待着这特殊的宣泄。

她轻声地哭了一会儿,心情渐渐平静下来。

我:你要面对现实,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阿敏感激地看了我一眼。

在沟通中,我用心去接近那颗受伤的心灵,用心去感受阿敏的痛苦心情。

阿敏也感觉找到了理解她的人,我们之间的心理距离便渐渐拉近,建立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阿敏嘱咐我不要告诉任何人,我伸出手和她拉勾一言为定。

我深深地被幸福感包围着,因为我取得了一个冰封的孩子的信任。

她稚嫩的语言中充满了痛苦、召唤,看到她的内心表白,我确立了下一步干预策略。

我感觉到阿敏的扭曲想法,进一步看出她忧郁与自卑的原因是,认为一切都是父母之过。确立问题的焦点后,我又一次走近她。

我:父母常来看你吗?

阿敏:父亲常来看,但我感到他们不爱我。

我:父亲对你有期望吗?

阿敏:希望我成才,希望我听话。

我:事实上,你有没有实现或按父亲的意愿去做?

阿敏:其实我以前根本没想这么多。

通过场景重建干预,我引导她意识到父母的爱,学着去了解父母的不易,转变其偏激的扭曲想法,帮助她摆脱痛苦,找回生活的信心与勇气。

阿敏:近来我感觉好多了,我觉得我并不比别人差。

我:我真为你高兴。

阿敏:开始我不想和同学们玩,是怕别人耻笑我。后来才发现,他们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

我在潜意识状态下找到了阿敏的病理性记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她总是感觉自己的父母不够关心她,总是害怕父母会不要她,因而她很缺乏安全感。

父母的争吵甚至闹到了学校门口,同学们得知此事后,开始对她议论纷纷,甚至嘲笑她,但她却始终不敢说出事实。

她认为父母已经破裂,没有人可以给她支持。

阿敏感到无法反驳,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能默默忍受。

我对阿敏的病理性记忆进行重组,她委屈的情绪稳定了许多。

记忆重组干预两个多月后,阿敏逐渐摆脱了忧郁、脆弱和自卑,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希望。

阿敏的学业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学业中,她能感觉到成功的喜悦,学业的兴趣有所增加,上课偶尔有举手提问或回答问题的现象。



阿敏也能主动加入同学们的活动中,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