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丛之翔)新京报记者获悉,近日,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下称“西城检察院”)发布该院入选西城区直机关“红墙故事”优秀作品汇编的一则案例,讲述了该院凝聚各方合力,破解燃气隐患难题的经过。
2022年4月,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关于安全生产领域公益诉讼的要求部署,西城检察院开展安全生产专项监督,逐项摸排、搜集隐患线索。
10月,该院检察官在走访燃气公司时,发现西城区某集团锅炉房长期占压城市燃气输配管道。实地勘察后,检察官发现涉案锅炉房紧邻某酒店,周边人口密集,一旦占压引起地面沉降,极易因管道受力不均导致燃气泄漏,引发爆燃事故。
检察官在现场进行案件调查。图源: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检察院
检察官调查发现,涉案建筑产权单位违反《北京市燃气管理条例》等规定,在管道燃气设施保护范围内违法建设,危及燃气设施安全。虽然燃气公司送达了风险提示,但问题迟迟未解决。
西城检察院工作人员分析,问题未解决的原因有三:一是锅炉房建成时间久远,当时的相关法律法规、勘测与审批制度尚未健全。二是相关单位间职能交叉,对当前消除隐患的方案选择存在分歧。三是考虑居民供暖需求,当前正处秋冬季节更替,无论拆除还是改线施工,都可能导致燃气供应中断,影响用气取暖。
西城检察院工作人员介绍,针对上述情况,该院依法主动履职,多次协调对接相关行政机关、涉案单位、燃气公司和社区物业等,厘清各方职责,结合事实及法律法规,充分释法说理,推动各方协同履职,尽快形成最优解决方案。
检察机关的介入,引起了各方高度重视,并迅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约谈涉案单位,商讨解决方案。经多次协调沟通,各方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制定了无需中断燃气供应的解决方案。2022年11月3日,涉案单位拆除违建,隐患得以消除。
此后,相关单位主动对接西城检察院,提供了西城区燃气安全隐患历史遗留问题台账,希望检察院继续依法履职,协调解决。检察官依据台账实地勘察,协调多方形成合力,开展释法说理,最终推动落实整改西城区20处历史遗留隐患。
编辑 杨海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