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素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斯隆研究奖公布了2025年的最新获奖名单,共有126位科学家获奖。值得一提的是,迄今已有58位斯隆奖得主拿下诺贝尔奖。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校友位学鑫、李超、潘略、连宸、梅松获得2025年斯隆研究奖。



位学鑫,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5级本科校友。于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曾在哥伦比亚大学理论神经科学中心和统计系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神经科学系助理教授。


李超,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9级本科校友。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任普林斯顿大学讲师,现任纽约大学 Courant 数学科学研究所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微分几何、偏微分方程和几何测度论,近期工作涉及极小曲面、标量曲率和数学广义相对论。


潘略,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9级本科校友。于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在芝加哥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代数数论,特别是朗兰兹纲领中的p进数方面,并在多个领域进行研究,包括上同调、伽罗瓦表示和巴拿赫表示、剩余表示和不可约表示等。


连宸,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校友。于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金融学。


梅松,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校友。于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统计系和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语言模型和扩散模型、深度学习理论、强化学习理论、高维统计、量子算法和不确定性量化。

据不完全统计

自1991年以来

已有39名北大数学校友获得斯隆研究奖

斯隆奖介绍

由美国艾尔弗·斯隆基金会(Alfred P. Sloan Foundation)于1955年设立的斯隆研究奖,是授予处于职业生涯早期的研究人员的最负盛名的奖项之一。

该奖项每年颁发给数学、物理学和化学领域在职业早期的杰出青年学者,后陆续增加神经科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以及计算和进化分子生物学等科学和技术领域,获奖学者将获得为期两年、价值75,000美元的研究资金,可灵活用以推进研究。

编辑、审核: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由“TOP大学来了”综合自“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