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只需一滴水

饥渴的树苗就不再枯萎

也许只需一丝风

沉睡的翅膀就能翩翩高飞

作为商战归来重返校园的学子

如何肩担责任回报社会

北大光华EMBA152班的同学

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1所中学,5间图书室

2个重点项目,4所小学

纪念152班的同窗情谊

助力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环境

2023年的毕业季

一群人约定毕业不散场,于是

吾爱公益(Wuai Public Welfare)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152班

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正式成立

“吾爱”取自“52”谐音

意喻吾爱同行之延续

借公益之绳,续同窗之谊

汇校友之力,积社会之善

践行“吾爱前行 积微致善”的目标


EMBA152班同学

近两年来,吾爱公益用脚步丈量大山深处那高高低低的山路,完成“天梯上的孩子”和“书送红色经典”2个重点项目的实施,已实际捐赠5所“吾爱图书室”,包括1所中学和4所小学。不仅帮助解决老师和孩子们亟需的教学图书,还对特别困难学生进行定向捐赠,解决孩子们的餐宿难题。截止目前,已实际捐赠善款586070.83元,捐赠图书23663册,帮助孩子1398人次。该基金组织也因此获得了“戈18小米”公益先锋奖项。

悬崖村传来郎朗读书声

有人说,大山里的孩子可能没有见过世面。恰恰相反,大山就是这个世界最好的一面。在那里,人们可以看到世间最明亮的眼睛。

在大凉山的深处,有一个悬崖村,那里的孩子需要徒手爬上崖顶才能去上学。在多次调研后,吾爱公益开展了第一个重点捐赠项目“天梯上的孩子”,包括在凉山州美姑县柳洪乡和龙头乡的巴姑村小学、尔且村小学、柳洪乡小学中心校和龙头乡小学中心校等4所学校。


吾爱公益实地走访悬崖村

从2023年7月7日开始,从盛夏到寒冬,历时215天,46位善心人士捐出260100元。驱车2000多公里从北京到大凉山,带来了22000册书,将“吾爱图书”的牌匾钉在四所小学的门楣上。1365个“天梯上的孩子”,在悬崖村传来郎朗的读书声。

吾爱公益的到来,就像一阵春风,带来了书籍这一精神食粮。

大巴山上书送红色火种

冬尽春来,忽而2024。大凉山索玛花仍然绽放,吾爱公益相约大巴山的漫山红叶,为南江县一群特殊的困难孩子而奔走。跋山涉水,每一次素履以往,都因一双期盼的眼睛而坚定。


吾爱为舟捐赠活动

南江中学,是汶川地震时期由特殊党费援建的一所中学,这所县域内的教育标杆,承载着无数家庭改变命运的梦想。然而,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仍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面临辍学的风险。吾爱公益走访了多位特别困难的学生家庭,每一位学生背后都有一个关于成长与坚韧的故事,也隐藏着难以言说的伤痛。为了让更多孩子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吾爱公益决定为南江中学的困难学生提供经济资助,资助特别困难学生33名,捐赠图书1663册,捐助善款325,970.83元。

受助学生代表在捐赠仪式上朗读了为吾爱公益所写的感谢信,感谢爱心人士的涓涓资助情,汇成少年的阳光成长路。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也许只需一滴水,饥渴的树苗就不再枯萎;也许只需一丝风,沉睡的翅膀就能翩翩高飞。因为有人来伸出双手,我们无望的眼睛看到了光辉;因为有人敞开胸怀,我们贫瘠的心灵找到了港湾……我们会顽强地拼搏,跨越每一道坎坷,超越每一次挫折,我们会很顽强,很勇敢。在爱的路上,我们风雨无阻,永不服输。

积微致善一直在路上

正如文学家卡夫卡所言:“书籍应当是砍向我们内心冰封大海的斧头”。吾爱公益的行动也在于此——用爱与善意去敲开孩子们内心的冰封,驱散困苦生活带来的阴霾。那些被掩盖的成长伤痛,那些因社会环境而来的重负,正在因为这份无私的关怀而悄然消融。


吾爱公益在捐赠物资

无论是“天梯上的孩子”还是“书送红色经典”活动,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都离不开每一位参与者的无私奉献。“公益可以超越单纯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而成为与生命热情、生命追求合而为一的志业。”吾爱公益不仅通过这种方式将同学们聚在一起,与母校保持着精神上的连接,更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光华管理学院“推动社会进步”的精神,让”吾爱图书室”悬挂在社会最需要的地方。

吾爱公益将继续秉持“吾爱前行,积微致善”的理念,携手更多爱心人士共同前行,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孩子点亮前行的道路,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温暖与关爱。因为,在这条充满挑战的路上,没有一个人是孤单的行者。每一个人的努力汇聚起来,便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整个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


来源 |北大光华EMBA

编辑 |王蒙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