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西安中考改革政策出炉,10科变7科,取消化学、生物、地理计分!当看到西安中考已经“瘦身”,怒砍3门科目的时候,河北的家长又不淡定了,不少网友纷纷私信我,希望可以继续呼吁河北中考的变革,尤其是现在初一和初二的家长以及即将在今年上初中的家长们。
家长们给我留言的时候纷纷提到,西安是2022年7月进行了中考改革,当时把生物和地理加入中考计分科目(也是初二考试),中考也变成了考10科,而这个时间点和考试方式跟河北中考很相似。但是3年后,西安已经完成了中考的又一次改革,把地理、化学、生物从中考计分科目中“踢”了出去。那么按照时间节点,同样进行了3年中考改革的河北,会不会跟西安一样,近期会对中考计分科目进行调整呢?
我认为可能性很大,大概90%以上的概率,但就不知道何时会启动。因为前不久国家出台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这其中对各地“有序推进中考改革”也有了明确的要求,这是河北下一次中考改革的政策基础。此外,家长和学校也有方面的呼声也非常强烈,因为中考一共考9门,再加上物理化的实验考试,信息技术考试和中考体育测试,那就是12门,对于一个不过15岁的初中孩子来说需要准备和复习的压力很大,初中生抑郁的人数也是越来越多。因此,河北中考再改革,再优化也是势在必行!
第一,从2002年到2005年,距离上一次改革也已经推行了3年。而且西安、北京等地都已经完成了改革,这个时候河北“跟进”的时机已经成熟。第二,既然时机成熟,下一步就是“抄作业”的问题了,是学北京,还是学西安呢?这个可能就是决策者考量的问题了。西安与北京中考改革最大的区别是,是否保留历史。这其中各有利弊,保留历史是因为高考选科,历史是重要的组合之一。取消历史是因为未来高考“物理组合”是选科的主流,也是大学招生计划的主力,即使初中不计分,高中选历史学历史也是来得及的。
个人倾向,河北跟北京保持一致,一方面是这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初中生的负担。即使从10门变成7门,其实学习的压力也是很大的。如果真的不敢让“历史”这门课退出历史,那我建议折中一下,把历史和道法合二为一,一半历史一半道法也可以。第三,如果选定好了压减的科目,那么就要确定好开始的时间。从西安的做法看,取消“化地生”这三科的时间是2026年,那就是说,明年的中考就只考7门。这就意味着,现在初二年级(8年级)的同学不用再考地理和生物了,负担立刻就减轻了很多,只是苦了初三的孩子(只考了这一届)。
个人预测,河北最新中考改革可能会在两个时间节点推出,一个是跟西安一样,2026年起执行。如果是这个节奏,那么很可能会在今年的三四月份公布,这样就不会给8年级同学带来地理和生物中考复习的负担。第二个是今年上半年推出,从2027年或者从今年9月份入学的同学开始,也就是让原来的政策保持一定的连贯性。当然,我个人倾向于跟西安保持一致,既然之前的政策不太合适,就应该立即优化和修正,毕竟这是涉及几十万考生的大事。
化学、生物、地理等科目退出中考“战场”应该是一种趋势,全国很多地方也都已经开始尝试和探索,也希望河北教育主管部门尽快行动起来。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看到,人家北京孩子在博物馆研学时,咱们河北娃还在家里背元素周期表;也不希望看到,河北的初中生像跑马拉松一样的死记硬背“小四门”;更不忍心看到,河北孩子每天熬夜苦读的“黑眼圈”。为了中考取得好成绩,河北考生只能不停的做题和考试,而河北中考改革+减轻负担的“这道大题”该怎么解?该有人尽快给出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