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已达1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呈现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趋势。发展‘银发’经济不仅是应对吕梁老龄化社会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吕梁经济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点的战略选择。”市政协委员孙君宇表示。
孙君宇认为,我市作为革命老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生态资源、中医药资源,但是在发展“银发”经济方面还存在市场主体参与度不高、产业布局分散、产品服务单一、配套支撑不足等问题。 为此,孙君宇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完善政策体系。设立“银发”经济专项扶持基金,对养老机构、适老化改造等企业给予补贴。推动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机制,鼓励国企、民企、社会组织协同发展。二是打造“康养吕梁”品牌,推动产业融合。整合庞泉沟等生态资源,建设区域性康养基地。依托晋绥边区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设计“红色研学+老年教育”特色线路。推广吕梁党参、黄芪等道地药材在老年保健中的应用,开展“药膳养生”“中医理疗”服务。三是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广“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提供助餐、助医等“15分钟服务圈”。建设市级智慧养老平台,运用物联网、AI技术实现健康监测、紧急呼叫等智能化服务。利用闲置校舍等场所改建农村互助养老站,破解农村空巢老人照料难题。四是强化要素保障,优化发展环境。与职业院校合作定向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
推进公共场所、老旧小区无障碍改造,支持家庭安装适老化设施。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养老储蓄”“以房养老”等产品,助力养老产业发展。五是营造尊老敬老社会氛围。宣传积极老龄观,设立“敬老文化周”,鼓励企业开发老年文娱、教育等产品,增进老年人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