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流传千年的治肺癌方

导读:“苇茎汤”出自唐·孙思邈撰《备急千金要方》,故又名“千金苇茎汤”。由苇茎加三仁(薏苡仁、桃仁、冬瓜仁)组成。原


泄热,如以鲜芦根汁30mL兑服,效果更佳。生薏苡仁15g清热利湿,桃仁10g活血逐瘀,冬瓜仁10g清热祛痰,三仁共为辅药,再加鱼腥草30g清热解毒,白花蛇舌草30g解毒利湿,增其清肺排毒之功,六味药成为治疗肺癌的基本方。

肺癌有四个主症:咳嗽,55%~73%为首发症,病程中占90%;咯血,36%~51%为首发症,病程中占63%;胸痛,2


海蛤壳30g,胆南星10g,竹茹10g,蛇胆陈皮末3g冲服。

(2)干咳者选加北沙参15g,麦冬10g,紫菀15g,川贝母15g,百合10g,百部10g,桑白皮10g,白菊花10g,炙枇杷叶10g。止咳均可用地龙15g,桔梗10g煎水雾化吸入。

(3)咯血者,凉血止血选加牡丹皮10g,焦栀子10g,茜草10,白茅根30g,侧柏叶10g,金银花炭10g,黄芩炭10g;益气摄血选加仙鹤草10g,生黄芪15g,当归10g,西洋参另煎兑


以冰片0.3g,芥末5g,血竭、细辛各3g,延胡索10g,共研细末,陈醋调敷胸部。

(5)发热者,选加生黄芪15g,青蒿15g(后下),竹叶10g,银柴胡10g,野菊花10g,蒲公英10g,紫花地丁15g,生石膏30g,知母15g,生薏苡仁10g,藿香10g,山豆根10g。

温馨提示:中医讲究辨证论治,一人一方,请务必根据个人自身症状做辩证加减开方,切不可盲目使用。

方中药味具体分析

苏子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肺经。

【功效】降气消痰定喘,滑肠。

莱菔子

【性味】辛、甘,平。

【归经】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用于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

葶苈子

【性味】辛、苦,大寒。

【归经】归肺、膀胱经。

【功能主治】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肺原性心脏病水肿。

牛蒡子

【性味】辛苦,凉。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疏散风热,宣肺透疹,消肿解毒。治风热咳嗽,咽喉肿痛,斑疹不透,风疹作痒,痈肿疮毒。

白芥子

【性味】辛,温。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利气豁痰,温中散寒,通络止痛。治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杏仁

【性味】苦,温,有毒。

【归经】入肺、大肠经。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平喘,润肠。治外感咳嗽,喘满,喉痹,肠燥便秘。

桔梗

【性味】苦辛,平。

【归经】入肺、胃经。

【功能主治】开宣肺气,祛痰排脓。治外感咳嗽,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

(全)瓜蒌

【性味】甘、微苦、寒。

【归经】归肺、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涤痰,宽胸散结,润燥滑肠。用于肺热咳嗽,痰浊黄稠,胸痹心痛,结胸痞满,乳痈,肺痈,肠痈肿痛,大便秘结。

海蛤壳

【性味】咸,平。

【归经】《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阳、阳明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水,化痰,软坚。治热痰喘嗽,水肿,淋病,瘿、瘤,积聚,血结胸痛,血痢,痔疮,崩漏,带下。

胆南星

【性味】苦、微辛,凉。

【归经】归肺、肝、脾经。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息风定惊。用于痰热咳嗽,咯痰黄稠,中风痰迷,癫狂惊痫。

薏苡仁

【性味】甘、淡,凉。

【归经】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痹拘挛,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扁平疣。

桃仁

【性味】苦甘,平。

【归经】入心、肝、大肠经。

【功能主治】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经闭,症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跌打损伤,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冬瓜子

【性味】甘,寒。

【归经】《得配本草》:"入足厥阴经。"

【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排脓。适用于肺热咳嗽、肺痈、肠痈等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