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小细胞肺癌(SCLC)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13%-15%。由于其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易于早期转移以及预后较差的特性,SCLC被视为一类难以治疗的肺癌。随着免疫治疗的兴起,为SCLC患者带来了新希望。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主的免疫治疗逐渐成为SCLC一线治疗新的标准。随着越来越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国内获批用于治疗SCLC,为SCLC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为进一步规范SCLC免疫治疗临床实践,基于国内外指南、共识和相关循证医学证据,中国临床肿瘤协会小细胞肺癌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多学科诊疗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了《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以期为中国临床医师提供参考和指导。医脉通特邀共识汇编成员、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董晓荣教授进行解读。

共识主要内容

临床问题1:ES-SCLC免疫一线治疗有哪些可选择的方案?

共识意见1:推荐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铂类化疗作为一线治疗ES-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免疫药物包括阿替利珠单抗、度伐利尤单抗、阿得贝利单抗、斯鲁利单抗、特瑞普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推荐)。

共识意见2:推荐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及铂类化疗作为一线治疗ES-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推荐)。

临床问题二:ES-SCLC免疫联合化疗一线治疗中增加胸部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如何?

共识意见:推荐符合标准的ES-SCLC患者参加免疫一线治疗联合胸部放疗的临床试验(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推荐)。

临床问题三:LS-SCLC是否能够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共识意见1:推荐同步放化疗后无进展的LS-SCLC患者,使用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治疗时间为2年(证据等级:高,推荐强度:强推荐)。

共识意见2:推荐符合标准的LS-SCLC患者参加从诱导治疗开始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推荐)。

共识意见3:推荐接受度伐利尤单抗巩固治疗的LS-SCLC患者进行预防脑照射(PCI)治疗(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推荐)。

临床问题四:复发SCLC有哪些新的免疫治疗可选?

共识意见1:推荐塔拉妥单抗作为复发SCLC的治疗选择(证据等级:中,推荐强度:弱推荐)。

共识意见2:推荐符合标准的SCLC患者加入靶向Delta样蛋白3(DLL3)的双特异性T细胞连接器(BiTEs)、双抗、BTLA抑制剂的临床试验(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推荐)。

临床问题五:脑转移、肝转移、功能状态(PS)评分差的患者,老年患者以及转化性SCLC能否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共识意见1:推荐脑转移患者依据是否有症状进行治疗,如果无中枢系统症状,可以先行化疗±免疫等全身治疗,之后行颅脑放疗;如果有中枢系统症状,则应先行颅脑放疗,症状稳定后再开始全身治疗(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推荐)。

共识意见2:推荐肝转移患者接受免疫联合化疗或者贝莫苏拜单抗联合安罗替尼和化疗治疗(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推荐)。

共识意见3:推荐PS=2分或因疾病导致的PS 3~4分的患者,在充分知情同意基础上,使用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非SCLC疾病导致的PS评分较差的患者,在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一般情况改善,可以重新评估是否接受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推荐)。

共识意见4:推荐年龄≥65岁的老年人ES-SCLC患者,在治疗前进行全面的机能状态评估,体能状态好的患者接受免疫联合EC方案治疗(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推荐)。

共识意见5:推荐转化性SCLC患者尝试PD-1/PD-L1抑制剂联合治疗(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推荐)。

临床问题六:SCLC免疫治疗疗效能否预测?

共识意见:推荐SCLC患者参加探索疗效预测标志物的研究,为标志物指导的SCLC免疫治疗提供依据(证据等级:低,推荐强度:弱推荐)。

专家解读

专家简介


董晓荣教授

  • 三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科/教研室副主任

  • 华中科技大学协和医院肿瘤中心胸部肿瘤科主任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理事

  •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肺部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免疫专家委员会常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血管靶向治疗专家委员会常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患者教育专家委员会常委

  •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非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委员

  •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免疫治疗专委员会主任委员

  • 湖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治疗专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免疫治疗的发展为SCLC治疗带来了显著的改变,随着越来越多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获批并用于临床实践,患者的治疗选择也愈加丰富。如何合理规范SCLC免疫治疗的临床实践,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专家共识(2025版)》的发布旨在为国内SCLC患者免疫治疗的方案选择和管理提供指导性意见,以进一步提升我国SCLC的诊疗水平。

如今,免疫联合化疗已成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标准治疗方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免疫药物的选择日益增多,如何选择最适合的免疫治疗方案成为ES-SCLC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而得益于免疫治疗在ES-SCLC中的成功探索,研究者也将改善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SCLC)治疗困境的希望寄托于免疫治疗。同步放化疗基础上联台免疫治疗的研究成为LS-SCLC研究的热点。目前,免疫治疗在LS-SCLC中的探索主要集中在不同的免疫治疗联合策略以及免疫治疗的最佳介入时机等方面。

双特异性抗体、CAR-T细胞疗法及抗体偶联物药物(ADC)等新靶点与新机制药物的研发也逐渐步入SCLC治疗领域。例如,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T细胞接合疗法(BiTE)在2024年初露头角,在复发SCLC中展现出了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持久的客观缓解,同时还提供了在有脑转移的患者中令人鼓舞的获益数据。2024年5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加速审批准Tarlatamab用于治疗铂类化疗后疾病进展的ES-SCLC成年患者,为该类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另外,该共识还系统梳理了胸部放疗的剂量、介入的时机和分割方式,PCI在SCLC免疫治疗时代的重要意义,以及脑转移、肝转移、老年患者和PS评分较差患者等特殊人群免疫治疗的证据。期待《共识》的推广与实施,为SCLC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同时,通过推动SCLC研究领域循证医学证据的积累,有望进一步取得突破性进展。

编辑:Squid

审校:董晓荣教授

排版:Squid

执行:Squid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