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杨浦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多措并举推进“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涌现出大批有品质、有亮点的示范项目。即日起,区规划资源局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主题报道,集中展示各街道实践案例,进一步擦亮人民城市杨浦名片。
杨浦区平凉路街道位于区境西南部,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文化脉络延绵不绝。2024年,街道围绕“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聚焦公共空间打造、公共服务提升、基层治理赋能等方面,精心编织着一张“15分钟社区生活圈”网络,让居民在步行可达的范围内,尽享便捷、舒适、和谐的美好生活。
01
构建“1+N”公共服务综合体
提升服务能级
走进平凉路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崭新的空间和温馨的布置让人眼前一亮。这里不仅是党员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是社区居民共享资源、参与治理的温馨家园。中心以“党建引领、服务群众”为宗旨,整合党建服务、社区治理、文化活动等功能于一体,构建起“1+N”的“一中心多功能”社区服务空间综合体。
在完善党建学习、社区办公、社区服务等原有党建功能的基础上,党群服务中心还增加城市休闲、市民交流、社区议事等服务内容。同时,植入红色记忆展陈墙和社区记忆陈列台,展示杨浦百余年红色印记和社区居民温馨记忆,并在外部附设工业遗址导览牌,帮助居民和游客更方便地了解工业记忆。
而新增的茶歇休憩功能,为一线工作人员、居民、游客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休息环境。在这里,居民可以享受到一站式服务,从政策咨询到事务办理,从文化活动到志愿服务,每一项服务都贴心入微,满足了居民多样化的需求,不断丰富“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服务功能。
02
创新基层治理路径
让幸福生活“一键直达”
如何让生活圈更加宜居、安居?平凉路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欧洲凯城园小区建成于2002年,小区内17栋高层的电梯已运行20余年。近几年面临着设备老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的出行居住安全。为此,街道积极响应居民诉求,推动小区电梯更新工程。
但小区维修基金不能动用,且公共收益收入也很少,如何筹集充足的维修经费?平凉路街道探索出“听民意、建队伍、搭平台、设专户、定机制”五步法,引导居民自筹资金实施电梯更新。在多方合力之下,一部部崭新的电梯在小区内拔地而起,为居民们开启了幸福生活的“一键直达”。
03
升级公共空间功能
打造“城市绿洲”
在平凉路街道,公共空间不再只是简单的道路和绿地,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功能和意义。街道充分利用闲置空地和边角地带,精心打造了一批社区公园、“口袋公园”和滨水步道等公共空间,让居民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找到一片宁静与美好。
效果图
十四五期间,平凉路街道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划定科学家社区做为“人民城市实践街区”先行启动区。具体范围为:北至龙江路、南至杨树浦路、西至怀德路、东至齐齐哈尔路,总用地面积为18.5公顷。
为保障该区域内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街道对滨水空间进行了改造,引入艺术装置和休闲设施,让滨水步道成为居民社交的新场所。在这里,居民们或悠闲散步,或驻足欣赏河景,享受着城市中的这份宁静与美好。
在平凉路街道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公共空间成为了社区活力的源泉,让居民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与和谐。未来,平凉路街道将继续深化“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不断优化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让居民在更加便捷、舒适、和谐的社区环境中共享美好生活。
文字/编辑:陈露
图片:宇文昊
视频:诸依纯 姜玥秀 孙培杰 葛晓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