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网讯 记者焦姣、通讯员张冰报道:鲜花绿植、休闲座椅、趣味运动场地……2月18日上午,阳光正好,在市区滨河东街与咸宁大道的交叉口,焕然一新的丹桂大厦口袋公园里显得格外热闹,不少市民带着孩子在这里休闲散步,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该地原本只是一个功能单一的广场,经过改造后,地面被点缀上了蓝色的图案与丹桂元素,增设了供市民休憩的座椅,建造了观景平台,使其成为一个集观赏性、休闲性和舒适性于一体的公共空间,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人气大幅提升。
“这里环境变美了,功能设施也更丰富了,我经常带着孙子到这里来玩耍。”提起这里的变化,家住附近的王奶奶笑着说。
荒废的桥下空间、不起眼的墙角、小区门前的空地……小微公共空间是城市中分布最为广泛、与居民日常生活联系最为紧密、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城市公共空间类型。
市城管执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持续开展“小微空间整治行动”,坚持改造与提升、美化与靓化、植绿与造景相结合,在居民密集区、主要道路节点和城市出入口等区域,盘活社区、站点、道路周边等小微空间。
夜幕降临,咸安区书台街与书旗路交会处的九重锦商业广场灯火通明,人潮涌动,活力迸发。
精心铺设的水泥印花地面、简约时尚的商业亭子、流光溢彩的装饰灯、琳琅满目的各式小吃、随处可见的休闲座椅……市民们穿梭其间,或品尝美食、或闲聊小憩,交谈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烟火气十足。
九重锦商业广场地处我市中心城区繁华地段书台街,居住人口密集、流动人口多。
“之前,路面残缺不全,下雨天踩上去一不小心就溅上一脚脏水,各种电线网线横七竖八地拉扯着……”家住清华城小区的何女士回忆。
去年,该广场进行改造,实现了人车分流、环境升级、功能分区明确,不仅方便了商家经营和游客消费,也成为周边居民驻足休憩、享受悠闲时光的理想场所。
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城市驿站建设。依托城市公厕、休息用房和小微空间,融合环卫、城管队员休息及快递存放、无人售卖等商业空间,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经营驿站配套服务项目,城市驿站不断增多。
“微空间”承载着“大民生”。一处处相继升级“上新”的“小微空间”,如同一幅幅精巧的“城市插画”,展现出城市的“方寸之美”,从细微之处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据了解,2025年我市计划建设城市驿站6个,各县(市、区)至少1个;至少建成口袋公园12个,新建绿道15.7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