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3日,杨浦召开推进高水平安全发展大会,着力在全区上下进一步树牢“大抓安全、抓大安全”的导向,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18月零4天,中通大厦综合改造工程完成,彻底消除了困扰居民近30年的安全隐患。这不仅是在党建引领下完成蝶变,也是科技赋能的生动实践,更是基层街道、居委、业委会和物业多方协同、同心共力的民心工程。改造背后的故事,彰显了基层治理的智慧与温度,为城市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尽心”推进

攻坚克难促改造

中通大厦位于黄兴路1号,始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历经近30年的使用,这栋大楼在燃气、电力、消防设施使用与维护方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2023年下半年,这幢“老高楼”停供燃气并进行整体安全性改造。

改造虽好,但专项工作小组提出的几个改造方案却让部分居民焦虑万分。其中,“内”改“外”的反对声音最大。“因为这个方案意味着我需要改变家中现有的构造,起初我是不同意的。”一位居民说。

在了解到居民的这一顾虑后,“三驾马车”多次上门了解实际情况,并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同居民解释着几种方案的利弊及区别。在中王家宅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丁爱军看来,居民的配合是项目改造顺利完成的关键。“上门解释一次不行,那我们就多上门解释一次!”她是这样想的,更是这样做的。


最终,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通大厦实现了全体业主对燃气外墙方案、专项维修资金使用等议题的“零”反对。这重要一步的迈进,让业委会成员王阿姨也感受颇深。

据她回忆,在改造方案正式确定前,街道曾召开多次联席议事会,邀请居民和业委会成员参与进来。为了畅通居民和专家的交流渠道,充分听取居民意见,工作推进组还为参会居民准备了大巴车,实现了居民与专家的沟通“零距离”。

“当时我们把专家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意见想法记录下来,回来依次讲给邻居们听。人的心都是肉长的,这么多人的努力他们也看得到。就这样,大家逐渐了解、认同了改造方案。”王阿姨说,过程不易,但好在结果如意。

“暖心”服务

贴心保障惠民生

方案确定,施工开始。如何保障居民日常生活不受影响,成了街道和社区“三驾马车”这一阶段的头等大事。为此,他们通过张贴告知、转发业主群等方式,提前告知居民施工时段,让大家做到心中有数。

因为涉及到燃气停供,整栋大楼的居民都要使用电来维持正常生活,这让今年83岁高龄的张阿姨十分不安。于她而言,燃气是她几十年来用过的唯一方式。而用电烧饭、洗澡,张阿姨都不会操作,家里也没有电磁炉和电热水器这些设备。“送饭上门”,成为了当时解决问题的最优解。

“大厦内老年人的数量超过七成,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像张阿姨这种情况的老年人并不是个例。在经过多方协调后,我们第一时间告知了附近熊猫食堂、街道长者食堂的地址,让行动方便的老人们解决用餐问题,还将优惠券送至他们手上;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我们就上门给他们及时办理了送餐。”中王家宅居委干部说,能在这个时候吃上一顿热乎乎的饭菜,老年人心里就能踏实不少。


吃饭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又随之而来。记者了解到,起初大楼只有一座供电箱,停气用电的情况让其不堪重负。有段时间甚至需要错层断电,来维持它的正常运行。

一天,居委干部接到了居民柳阿姨的求助。“我丈夫今年91岁了,常年卧床且需要药物维持,可这个药需要冷藏储存,停电的话阿拉不晓得哪能办……”电话中柳阿姨语气急切。“柳阿姨侬不要着急,我来想办法。”挂断电话后,居委干部便和其他居委干部开始忙碌起来。她负责将柳阿姨家中的药品“转移”到另外未停电的居民家中,居委干部则负责打电话询问其他老人是否也有这种寻求。日行万步,成为了大家那段时间的工作日常。

当被问及是不是很辛苦时,丁爱军笑着说,“我们苦点累点没关系,只要能保障好居民的日常生活就值得!”

“齐心”破难

共创美好家园

燃气改造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来自大桥街道的各个部门也没停歇。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推进,街道管理办牵头平安办、社工办、综合行政执法队、城建中心,大桥派出所、第三方清运队伍和中王家宅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共同对楼道130余扇私搭违建铁门进行了拆除。

看到困扰大家多年的安全隐患被彻底清除,居民陈先生心里说不出来的高兴。“一开始只想着能把燃气问题解决了就很好了,没想到其他问题也一并帮我们处理了,真的是既感动又感激。感动是因为感受到了政府、街道对我们如此上心,感激是因为他们对这个事情跑前跑后,尽心尽力。”


让“民声”定“民生”,让“民意”更“满意”。在燃气改造的过程中,街道和居委也听到了居民们的更多声音。“我们楼里的电梯已经25年了,摇晃、异响等情况时有发生。”“零件老化现象频发,维修成本很高,能否考虑直接换新?”

于是,在区房管局和街道的指导下,丁爱军牵头组织社区“三驾马车”会商。通过多次组织协调会,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的解决,推进电梯更新各项进程。去年9月,中通大厦内4号电梯更换改造顺利完成。

几日前,记者再来到中通大厦时,发现已是另外一番景象。如今,这里有崭新、丝滑的电梯,整洁、有序的楼道,安全、正规的燃气管道。居民的脸上也不再是忧愁、焦虑与无奈,而是开心、满意与希望……刚刚买菜回来的柳阿姨激动地说,“侬看!我们大厦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我们的生活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了。听说后面还要进行环境美化提升,真没想到我们老楼也能有‘新生’。”

正如区委书记薛侃所言,作为上海的人口大区、民生大区,杨浦正坚持以“政之所为”对接“民之所需”,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以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建立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让“实事”真“实施”。

文字/图片:窦雨琪

编辑:吴百欣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