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洱海的湖面上,大理古城里早起的老人们或在古城墙边悠闲地打着太极拳,或沿着湖边漫步,享受着这宁静而美好的时光。这样的场景,正是云南养老旅居生活的生动写照。从风花雪月的“艳遇之都”,到人人向往的“自由之城”,为什么是大理?大部分国人对大理的记忆,大概经过这样几个阶段。50年代的电影《五朵金花》,成为许多人对大理的第一印象。



尤其是饱含着真实地点的歌曲《蝴蝶泉边》,唱出的大理的情柔。而到八九十年代,金庸笔下的大理国,则又成为一代人的童年回忆。在他的武侠世界中,大理出现了太多次。段正淳的风流韵事,段誉、木婉清等人的爱情故事,还有“点苍派”“无量剑”“剑湖宫”……诸多描写,让无数人记住了苍山洱海,记住了古城剑湖,也记住了这样一个神奇的西南世界。而在距云南大理仅1.5小时,居然藏着一座活着的古城。



这里古迹林立,但是却鲜有游客!可能好奇的朋友就会问了,这座距云南大理仅1.5小时活着的古城到底是在哪里?那里又有着哪些不一样的风景?带着这些疑问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聊聊,有关剑川古城的那些事。剑川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州北部,东临鹤庆县,北接丽江地区的丽江市,西靠云龙县和怒江州的兰坪县。剑川曾经是茶马古道上主要驿站,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



它是汉、藏、白、纳西等民族文化、经济交往的枢纽,也是中原、南诏、吐蕃之间的战略要冲。剑川古城有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是滇藏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剑川古城,始建于元代。古城城墙“周三里三分,高一丈六尺,砖垛石墙,垛口一千三百二十七个,壕宽八尺深五尺”。1924年测量,东城墙长586.7米,南城墙长550米,西城墙长580米,北城墙长490米,周长2206.7米,占地3平方公里。



古城原有四座城门,由东至北是嘉庆门、拱日门、金龙门、拱极门。剑川古城城墙在1951年的大地震中部分损毁,次年城墙被拆除,古城格局尚存,街巷道路仍保持明代以来的布局与尺度,城内居民以白族为主。 古城内有明代民居40余座,清代民居130余座,国内罕见。 2003年,剑川古城被命名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历经明、清两朝的风雨洗礼,古城依旧保持着那份古朴与典雅。



无论是停车场,各种公园景观,还是公共厕所,乃至于GG洗手池,剑川的都显得特别文雅精致。 新落成的白族原乡书香古镇,是在原来214国道过县城的一段改造出来的,水景古城,各种小品石雕,还有两边铺面立面的改造等等,全部都体现出文献名邦的印迹。 现在,古城的生活气息浓厚,沿街有售卖蔬菜、水果的摊位,临街商铺大部分不是售卖义乌小商品的。 古城不收门票,城内禁止机动车,游人不多。



走进剑川,仿佛穿越时光隧道,明代的青砖素瓦、清代的雕梁画栋,一砖一瓦皆透露出历史的韵味。 这里不仅是白族文化的发源地,更是汉族文化与白族文化完美融合的典范。古街古巷蜿蜒曲折,每一条石板路都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而且,夜晚的剑川古城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特别是对于工作和生活在云南大理以及周边省市的朋友而言,如果说,对于距云南大理仅1.5小时,藏着一座活着的古城,古迹林立却鲜有游客有啥想说的,也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