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外甥海旭所聊的血脉和远方
作者/孙树恒
一
下午,外甥海旭来啦,他是妹妹淑燕的孩子。淑燕嫁了个好男人,守明,虽然没有离开农村,不仅有文采,还特别能干。两口子种了不少地,还养着一群牛,硬是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海旭,跟他爸妈一模一样,是个认亲的好孩子。心里装着亲人,有情又有义。每到逢年过节,总忘不了给我们这些长辈问个好,那声音,暖洋洋的,直往人心里去。看着他一点点长大,一点点成熟,让人刮目相看。
海旭很阳光,说话亮堂堂的。每次他来,都热闹不少,欢声笑语不断。看着他笑,感觉整个世界都美好了起来。
二
海旭从那个叫东梁的村庄,到包头闯荡,说起来,是与弟弟海波有关,眼里就闪烁光芒。海旭常说:“你知道吗?海波比我早走这条路上。”每当这时,他的语气里总是带着一丝骄傲,又夹杂着一抹不易察觉的心疼。
海波,那个在高中毕业后就在旗里四处打零工的少年,贪玩好耍,是个不折不扣的独行侠。他总能在平凡的日子里找到乐趣,仿佛生活就是一场无拘无束的冒险。二十岁那年,正值2012年的初秋,海波在家里放了几天羊,就扔下羊群,带着一腔热血和对未知的好奇,跟着朋友踏上了前往包头的列车。
那时的海波,两手空空,心中却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找工作,对于初来乍到的他来说,并非易事。房租压得他喘不过气,每天只能靠一盒方便面度日。记得那是十一月的包头,寒风刺骨,海波穿着朋友送的唯一一件秋裤和裤头,在简陋的出租屋里,度过了无数个难熬的夜晚。
在那些极寒的深夜,海波冻得在屋子里来回跑步,对着窗外那片黑咕隆咚的夜,挥舞着无力却坚定的拳头,撕心裂肺地嚎叫着内心的挣扎与不甘。他说:“有时候,我真的想一了百了,但想想,住的还是一楼呢,跳下去也不解决问题。”这样的海波,总被路人误认为是“社会人”,而他只是苦笑,心里默默承受着一切。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开玩笑,也给努力的人以回报。海波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找到了一份房产经纪人的工作。他用那张三寸不烂之舌,凭借着仗义和真诚,渐渐赢得了客户的信任。生意越来越好,他从一个普通的员工,一步步晋升为店长,最后成为了公司的元老,拥有了股份。成了一个真正的成功人士。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生命中的另一半,组建了一个温馨的小家,还有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儿子。每当看到儿子天真无邪的笑容,海波的心就像被温暖的阳光照耀,所有的艰辛与不易,在这一刻都化作了甜蜜与幸福。
海波的故事,也让海旭励志起来,是对生活有了无尽的热爱与向往。
三
2017年的那个春天,就像海波心中的那股子冲劲儿,海旭也从老家走了出来。那时的海旭,已经是个有家有室、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庄稼汉了,日子虽平淡,却也温馨。可海旭啊,他就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儿,一听弟弟在包头混得风生水起,心里那股子闯劲儿就被勾了起来。
“咱也试试,大不了再回去种地!”海旭拍着胸脯,一脸决绝。这话从他嘴里说出来,让父母都瞠目结舌。要知道,海旭可跟土地打了几年交道,这一走,可是把根都拔了呀。
就这样,海旭带着媳妇、儿子,拖家带口地来到了这座包头陌生而又充满机遇的大城市。他毫无理由地打开了自己的心扉,仿佛这座城市就是他的新家,他的新天地。海旭的心态,一个农村人的坚韧与乐观,那是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豁达。
接下来的八九年里,海旭经历了创业的艰辛,遭遇了大难,也迎来了转折,再创业,他一步步走来,完成了惊世骇俗的自我积累。从最初的摸索,到后来的得心应手,海旭不仅学会了如何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生存,更学会了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绽放自己的光芒。不到三年功夫,有车有房,有自己的团队,有自己的团队,成为行业风云人物。
如今的海旭,已经是一家鄂尔多斯房产经纪人的区域高管了,他的日子亮了。路,比时间走得更长,海旭的故事,就像这座城市里的一道风景线,激励着每一个追梦的人。
海旭说,只要有梦想,有勇气,有坚持,即使是一个与土地打交道的庄稼人,也能在大城市里闯出一片天。
四
海旭来了,带着一股子风尘仆仆的气息,还有那份特有的亲切感,他是来参加总裁培训班的。侄子和女婿作陪,他们年龄相仿,总有聊不完的话题,笑声此起彼伏,充满了整个饭馆。但我和海旭之间,似乎有着更多需要倾诉的话语,更多的默契与共鸣。
我们坐在桌旁,喝酒,聊天,就像回到了那些年,我们还在东梁村的土坯房里,围着火炉,听爷爷讲古。血脉里流淌的是同样的血液,乡音里藏着的是同样的故事,亲情里包裹的是同样的温暖。这些不变的东西,就像一根纽带,紧紧地把我们连在一起。
话题自然而然地落到了东梁村,那个我们共同成长的地方。我们谈起了住在村里的亲人,谈起了父母,谈起了家族的兴衰,甚至谈到了祖坟,他说“老孙家祖坟总是冒着青烟,老孙的人都那么优秀,尤其是大舅孙树和就是我的灯塔,老孙家的外甥当然也优秀…”
当然就谈起了家谱,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一个都是我们家族的印记。我们从中寻找着自己的位置,也寻找着那份归属感。海旭说:“不管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根。”这句话,像是一股暖流,涌进了我的心里。
亲情,这个永恒的主题,总是能让我们热血沸腾。我们谈起了逝去的亲人,谈起了他们的音容笑貌,谈起了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记忆。这些回忆,如同一串串珍珠,串联起我们生命中的每一个重要时刻。我又一次涌动了对老家的想往,那个充满亲情的地方,是我永远的精神家园。
五
海旭兴奋地谈起他从包头到鄂尔多斯开拓市场的壮举。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仿佛那片未知的土地上,已经开满了成功的花朵。他说:“梦想,总是那么美好,让我勇往直前。”海旭的话语里,满是对梦想的执着和追求,让人不由自主地被他的热情所感染。
而在这个大数据和互联网风起云涌的时代,许多人担忧着传统行业的命运,尤其是房地产中介这一领域。但海旭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说:“大数据和互联网,对房地产中介来说,不是威胁,而是发展的新机遇。它们像暴雨一样,虽然猛烈,却能冲刷出更加肥沃的土地,让我们有机会打开新的生存发展空间。”
海旭深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于是,他开始全方位打造新链条矩阵,从线上到线下,从服务到网络,每一个细节都力求完美。他说:“我们要用互联网的思维,去重塑这个行业,让品牌辨识度如夏日阳光般耀眼,让人无法忽视。”
现在他们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通过互联网平台提升服务效率,让每一位客户都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便捷和舒适。而这一切的努力,都只为了一个目的——让梦想照进现实,让品牌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无论前路漫漫,都无法阻挡追梦的脚步。因为梦想的美好,总是值得用一生去追寻和守护。
六
海旭的到来,让我更加坚信,这份亲情,都是我们永远的力量。借着酒意,话题一点点地蔓延开来,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召唤着我们内心深处的情感。对亲情的渴望,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人,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相聚。
不知不觉都喝醉了,在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生命底色里的活力,它像是一团火焰,在我心中熊熊燃烧。这份活力,来源于对亲人的爱,对亲情的珍视。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蒙域经济30人专家组成员,呼和浩特市政协智库专家。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 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