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应该就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了吧。
2025年2月,法国小伙马库斯带着622张日军侵华历史照片来到中国,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回家”之旅。他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中国人,许多人都亲自到机场接送、献花、送纪念品等等,而且送的礼品都特别有纪念意义。
没有国瓷礼,却有更珍贵的心意
马库斯捐赠照片时,许多网友联想到2024年美国典当行老板埃文·凯尔捐赠相册后获赠“国礼瓷”的新闻,猜测他是否也会收到类似的高规格礼物。但马库斯却公开表示:“任何礼物都不如历史真相被铭记更重要。”
然而,中国网友的浪漫,从来不是“官方限定款”。
在北京广播电视台的采访现场,记者送给他一份特殊的礼物——《江山如画》长卷邮票合集。这套邮票以卢沟晓月为主题,将历史场景与山河壮丽融为一体,既是对马库斯家族守护历史真相的致敬,也暗含“铭记历史、展望未来”的深意。
马库斯接过礼物时连连称赞,甚至用略显生硬的中文感慨:“中国就是未来!”
更令人动容的是,民间对他的支持如潮水般涌来。
马库斯在上海和北京期间,收到了许多中国民众自发赠送的小礼物,但最受他们喜爱的应该就是这几个熊猫书包了。
来都来了,既然不要贵重礼物,那这个最具中国特色的“熊猫”,总得收下吧?
鲜花、手写信、甚至孩子们画的和平主题涂鸦,这些看似“普通”的物件,却承载着最质朴的感激——“你守护历史,我们守护你”。
其实马库斯的捐赠之路并不轻松。
他带着照片辗转多国,甚至因家族创伤和外界质疑一度陷入低谷。但中国网友的支持成了他的精神支柱。他的母亲西维尔女士曾打来越洋电话,感谢中国朋友:“是你们让马库斯坚持到了今天。”
这份情谊的珍贵,不仅在于礼物本身,更在于对共同历史的尊重。参观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时,马库斯发现外祖父拍摄的照片与馆内展板上的场景高度重合,那一刻他哽咽道:“缘分把我们带到了这里。” 而在四行仓库的留言簿上,他写下“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与中国人的集体记忆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正如马库斯的法国好友士杰所说:“许多法国人不了解日本侵华的历史,但中国教会我们如何面对真相。” 这种对历史的共同守护,让礼物超越了物质价值,成为文明与良知的纽带。
所以说,这些礼物胜似国礼瓷。
人与人的交往中,有一种情谊,那便是真心换真心的友情。对于马库斯这样的国际友人,真朋友,无需纠结于收到的是国瓷礼,还是书包这样的礼物。
只要他踏上中国的土地,我们便会掏心掏肺的接待他,情谊的珍贵,并非取决于礼品的好坏,而是在于彼此之间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