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期,印度不顾中国政府多次警告,越过“麦克马洪线”,侵占中国领土。

起因是当时世界大国美、苏双方都将注意力放在加勒比海地区,当时中苏关系紧张,印度的尼赫鲁觉得自己机会来了,想捡漏,不停在中印边境增兵,准备“大干一场”。



远在美国的麦克阿瑟,当时已82岁,听闻印度持续挑战中国底线,还要对中国开战的消息,拿过自己的烟斗,深吸了一口,缓缓说道:“尼赫鲁这是挑战新强国,他是脑子有什么问题吗?”

不得不说,麦克阿瑟对中国军队了解深刻,作为美国陆军五星上将,指挥过不少战役,荣誉加身。他的“滑铁卢”,从遇到中国志愿军开始,曾经的麦克阿瑟,也没有把中国志愿军放在眼里。

1950年,大批中国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来到朝鲜战场。刚指挥了仁川登陆的麦克阿瑟,志得意满,放话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斗,让美国大兵们都能回家过节。

没想到,看起来连一件囫囵衣服都没有的中国志愿军,硬生生让他下不来台。

美军动用了无数重武器,坦克、轰炸机、重机枪、侦察机,都在中国志愿军铁一般的意志前止步不前。

从1950年11月开始,麦克阿瑟再没能在朝鲜战场上推进半步,他“三战三败”,中国志愿军占领汉城,战线被死死压在“三七线”。



一向战无不胜的麦克阿瑟尝到自大的苦果,又因为和总统杜鲁门意见不和,最终被解除职务,从朝鲜战场黯然离场。

朝鲜战争后,麦克阿瑟结束自己52年军旅生涯,他对朝鲜战场上中国军人的表现始终不能理解,此后开展对中国军队的研究,对中国军队的强悍作战能力不得不服。

正因为知道这点,麦克阿瑟对尼赫鲁的决定表示疑惑,认为尼赫鲁肯定很快就明白自己踢到了铁板。

只是,刚刚独立不久的印度,还沉浸在大国美梦里。中国政府不愿再起争端,呼吁印度停止冲突,双方坐下来谈判,解决问题。

印度却以为这是中国的退让,不仅不听劝,还在全国范围征兵,集结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全面开战。

面对这种不讲道理,听不懂话的印度,以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决定,要把他们打服打怕,才能让他们清醒过来。

忍无可忍,那就打吧,1962年10月,中印两国士兵在边境刀锋相向,打响战斗。中国军队从来不小看任何国家的部队,只是没想到印度部队如此不堪一击。



中国军队兵分两路,从东西两线对印度发起攻击,势如破竹,只花了8天时间,清除印度据点37个,收复大片领土。

时间来到11月中旬,中国军队已向印度方向推进数百公里,首都新德里就在眼前,一场领土争夺战,生生打成“新德里保卫战”。

就在各方媒体唱衰印度要“灭国”的时候,中国政府宣布停战,停止攻击,向外撤兵,并将缴获的印度装备和俘虏全数归还印方。

全世界都被这个操作震惊了,印度自我标榜“大国”,一时间沦为笑柄。

中印战争期间,有一个叫庞国兴的战士,和另外两位战友和大部队走散,三个人三只枪,撵着印度几百人的部队到处跑。后来,庞国兴回忆此事自豪地说道:“敌人不仅不投降,还胆敢向我开枪。”

中国军人用自己的热血和勇气,向世界证明,我们不好惹。中国军队用自己的行动证明,“我国领土完整不可侵犯”。



对印自卫反击战后不久,尼赫鲁脸面尽失,让印度在国际社会上出了丑,政治地位和声誉受到严重的冲击,为自己所谓的“野心”付出了代价,于1964年去世。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