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上甘岭战役无疑是最为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篇章。

这场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意志与信念的殊死搏斗。志愿军第15军在这场战役中肩负起坚守上甘岭的重任,面对数倍于己的美军和堪称“世界战争史上最猛烈的火力攻击”,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


上甘岭战役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美军集结了6.2万兵力,以300多门重炮、27辆坦克和数百架飞机,对上甘岭阵地展开了史无前例的火力轰炸。

据统计,美军在一天内向志愿军阵地倾泻了30多万发炮弹和500多枚航空炸弹,将上甘岭主峰削低了两米,阵地几乎被夷为平地。然而,在这片被炮火覆盖的焦土上,志愿军第15军的战士们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阵地上,坚守了40余天。

面对美军的疯狂进攻,15军的战士们展现了惊人的毅力和智慧。他们在坑道中与敌人周旋,利用地形和战术一次次击退敌人的冲锋。最终,骄横不可一世的美军不得不再次坐到谈判桌前。经此一役,志愿军第15军名震天下,被誉为“王牌军”。


上甘岭战役

这场英雄传奇的关键人物,正是15军军长——秦基伟。

秦基伟,1914年出生于湖北红安县,这片被誉为“将军县”的土地孕育了他无畏的勇气和坚毅的品格。13岁时,他便参加了“黄麻起义”,成为了一名“红色少年”。在战火的洗礼中,他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因其胆识过人,被战友们亲切地称为“秦大胆”。

抗战时期,秦基伟的英勇事迹广为流传。他深入敌后,迅速组织起一支抗日武装,之后被称为“秦赖支队”(秦基伟任司令员,赖际发为政委)。这支部队活跃在太行山上,参加过众多重要战役,在战场上捷报频传,曾经让日伪军闻风丧胆。

他曾单枪匹马,腰插菜刀,潜入日军炮楼,成功炸毁敌人据点。老百姓看到他的行动,调侃道:“他这是走亲戚呐。”


秦基伟

然而,正是这种胆大心细的作风,让他在战场上屡立奇功。

志愿军第15军的前身是中原解放军第9纵队,成立于1947年8月。尽管成军较晚,但在秦基伟的带领下,9纵迅速成长为一支战斗力极强的部队。

秦基伟出身贫寒,文化水平有限,但他以惊人的毅力坚持学习。每晚,他都会记日记,并请有文化的同志帮忙纠正错别字。日积月累,他不仅提高了文化水平,还研读了《孙子兵法》,为他在战场上的指挥作战提供了深厚的理论支撑。

在上甘岭战役期间,秦基伟的压力空前巨大。作为军长,他不仅要指挥作战,还要时刻关注战士们的状态。为了缓解压力,他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几乎昼夜不断。他的烟瘾之大,在15军中无人不知。


指挥作战

抗美援朝胜利回国后,秦基伟和15军的高级将领受到毛主席的亲切接见。

毛主席迎上他,握手问好,一边笑着说:“你们打得好,我要有表示。我这里没什么好东西,那就请你吸烟吧!”于是拿出香烟请他抽烟。

秦基伟觉得,在毛主席面前抽烟不好,又不知道该怎么拒绝,就随口说了一句:“我不会抽烟。”

此后,他真的不再抽烟了。在他的内心深处,是认为不能“欺骗”毛主席,干脆就假戏真唱。

这份对毛主席的敬重和自身的原则,令人肃然起敬。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