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医学人物周刊】原创,如需转载请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4743字,阅读时长约16分钟。


在一家全新的医院,将一个新开科室从零起步做到全国知名,需要多长时间,十年、二十年亦或是更长的时间?

对此,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主任李建兴给出的答案是几年便足够,而且是将知名度的标准一下子提升至海内外闻名,成为业内公认的行业翘楚。如今很多国外的泌尿外科的医生尤其是做结石方向的,来到中国后去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观摩手术,几乎成了他们的必打卡项目。

而对于李建兴而言,之所以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将科室带到这么高的一个水平,关键在于临床技术硬实力的支撑。要有探寻未知的勇气,无论是对于技术前沿的持续探索,还是敢于打破平静挑战自己。

作者 | 人物君

01

高阶难度剧本

时间回溯到十多年前,那时候40多岁的李建兴正值一位医生精力与经验的巅峰年纪。已经在大医院工作很多年的他,开始思考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是继续在一个成熟的平台按部就班走下去,还是趁着年轻尝试下不一样的可能。

思索再三后,李建兴决定换一个平台看能不能有一个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当时,李建兴这一变动吸引了包括多位泌尿外科顶级专家在内的同行们的关注,更是有多家大医院给他抛来橄榄枝,其中就包括当时正在筹建中的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以下简称清华长庚医院)。

从学术发展的角度讲,多位业内顶级专家都推荐清华大学的平台会更好,有着更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机会。

一家当时还在筹建期的医院,未来到底能发展成何样、又有多少风险,一切都是未知数,但对于一向喜欢挑战的李建兴而言,对于未知的探索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于是,李建兴就和当时来自北医系、首医系以及部队医院的专家们,因为共同的梦想与情怀走到了一起,希望能在清华长庚医院的平台上作出一些不一样的事情,迎接新的挑战,拥抱崭新的未来。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
泌尿外科主任 李建兴

李建兴回忆刚开始的阶段是最难的,尤其是刚开院,医保尚未接入,那时候完全就是靠着自己的影响力来吸引患者。但就是在这么艰难的情况下,泌尿外科每日接诊的患者仍达到几十位,都是怀揣着对李建兴的信任与期待来的,这份信任也是让李建兴最为感动的。

开科时,整个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总共就七八名医生,而且很多年轻大夫都待深入培养。而恰恰那时候寻来清华长庚医院治疗的患者病情都很复杂,基本都是当地医院处理不了的,到了北京又转了一圈,最后被介绍到这里。好在高难度、高挑战下,也是科室口碑最快建立的方式。

“对于一家年轻医院、年轻科室,我们要解决的是其他医院做不到的事,啃下最难啃的骨头,完成最难做的手术,这样才能快速建立起科室的口碑以及在整个圈内的影响力。”

那段时间几乎每台手术,李建兴都是亲自带着年轻医生们一起做,出色的疗效渐渐在患者中口口相传开了。在这个过程中,科室的年轻医生们也逐步成长与成熟起来,之后他们的手术也是越做越漂亮,慢慢地也有不少患者奔着这些年轻医生们而来,他们也逐渐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这或许是让李建兴最为欣慰的事,眼见自己种下的树苗开枝散叶、茁壮成长,托起的是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未来的希望。

02

影响力的多维构建

在李建兴看来,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能在短时间得到快速成长的关键,除了科室团队自身的努力之外,更是离不开业内同仁的支持。就在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开科之初,当时北京市各大医院泌尿外科的主任共聚于“围炉清华”的学术活动中,充分体现了这些业内专家们对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的支持与认可。

之后,科室每年都会举办一期“清华大学泌尿结石论坛”,旨在推动泌尿系结石领域的的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该论坛的定位高端,吸引了国内各地的泌尿外科同道共同参与,大家一起探讨国内外泌尿系统结石诊疗的新进展,成为行业发展的一个风向标。

除此之外,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还举办了一系列面向基层医院的“手把手教学”培训班。对于基层医院而言,掌握一项临床技能可能比他们了解一个行业的发展方向更为重要。这样的培训班如今已举办了70多期,为基层医院输出了数百名出色的泌尿外科结石治疗医生,很多年轻的泌尿外科医生以在清华长庚医院做过培训为荣。

由此,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打造了既有紧跟学术的前沿的高端论坛,又有接地气的实用技能培训体系,加之清华大学整体大平台的助力以及北京市对于医院发展的鼎力支持,这些都使得清华长庚医院以及李建兴所带领的泌尿外科的声誉快速在全国范围传播开来,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


而这其中过硬的临床实力是赢得患者信任以及同行认可的前提,临床问题驱动的科技创新是科室发展的基础,尤以李建兴教授在国内外最早创新发明的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技术为核心,解决了传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穿刺及通道建立的一系列技术瓶颈问题。既往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经皮肾镜手术都是通过射线引导,这对于医生和患者都有一定的辐射危害,尤其是在婴幼儿手术时的安全问题。

而李建兴创新提出的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技术则是成功避免了辐射,并且还有其他的一些显著优势。比如,在超声下可以直接观察到附近有无大血管,从而避开大血管损伤;另外,对于一些特殊体型如严重脊柱畸形的患者,射线定位由于体位、器官遮挡等原因会很困难,而超声定位则不存在这些问题。同时,超声定位还能够很好地避开对于临近脏器的损伤,做到精准穿刺。

这诸多优势,使得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技术受到了很多医院的欢迎,也成为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品牌树立的关键因素之一。李建兴团队在学科前沿领域的不断探索,很快确立了其科室在行业内的领军地位。

03

从质疑到引领

在早期刚提出这一概念时,李建兴也曾遭受过很多业内同行的质疑,因为当时国内外都采用的是射线定位,对于超声定位效果如何,很多人持怀疑态度。

但李建兴没有太多地把这些异议放在心上,因为他知道对于未知新领域的探寻,这些都是必须经历的。而回应质疑的最好方式,就是用效果说话。

“大家开始时是不相信,想着看你是怎么做的。后来看到实际操作很顺利,能够避开射线定位的诸多短板,于是就有人来主动学习这项技术。”

在技术发展成熟后,李建兴给超声定位经皮肾镜的国内推广定下了“三步走”战略:第一阶段是在各级学术会议推广、介绍,更多是理论层面的推广。第二阶段在省级以及医学院附属医院推广,是进入到技术层面的推广。当前两个阶段顺利完成后,再跟随国家“大病不出县”的政策向县级医院全面推广。

而由于超声定位相比射线定位不受C形臂等高端装备的限制,使得这一技术在一些设备设施条件还不那么好的基层医院,有着更高的落地可能。如今李建兴提出的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技术,因其诸多的优势已被国内95%以上的医院采用,成为我国从大城市核心医院到地方基层医院实现同质化诊疗的优秀典型。


在国内,李建兴从2003年左右开始向同行推广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技术。十年后,当李建兴在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上与美国专家讨论交流此项技术时,大家都表示大为赞赏,并派出了他们的医生到清华长庚医院来进行为期三个月的学习。这样的美国医生到中国医院来进修学习的情况并不多见。此后,又有来自欧洲、南非等地区的医生陆续来到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交流学习,足见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技术在国际上得到专家的认可与重视的程度。从此,也开始了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技术在国际上的推广。

而在前沿技术探索的道路上,李建兴和他的团队从未停歇,在超声定位经皮肾镜的重大创新之后。李建兴继续思考着如何去解决一些更为复杂的结石问题,如那种长满肾盂、肾盏的鹿角形肾结石。这类结石复杂、取石困难,在常规技术下很难通过单通道将结石清除干净,而若是建多通道则又增加了肾脏损伤及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面对这一难题,李建兴思考着如何通过尽可能少的通道,去解决尽可能多的问题。

“在镜子进入肾内后,有没有可能像输尿管软镜一样可以拐弯,这样就可以将临近的平行盏内的结石同步清除。”

带着这样的思考,李建兴团队在国际上创新提出了一种一体可弯曲的经皮肾镜,实现一次入镜解决多重问题,既减少了通道的数量、对肾脏的损伤,又提升了净石率。

04

国外同行的惊叹

而在一体可弯曲经皮肾镜的临床实操中,李建兴又发现了新的问题。因为最小弯曲半径的问题,如果平行盏内的结石距离通道太近,镜子就弯不进来。由此,李建兴想到了将平行盏中的结石通过穿刺的针头推至大盏或肾盂中,再通过原通道将这些结石碎掉,李建兴将这项技术归纳为“针辅助技术”。而对于那种盏口较小而结石较大,难以推出来的情况,李建兴进一步想到将激光光纤放至穿刺针中,通过激光先将大结石碎成若干块,再推至大盏或肾盂中处理,医工结合,将视频光纤做到也可以插入进细小的穿刺针内,同时保证足够的清晰度。这样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装置,李建兴给其取名为针状肾镜(Needle-perc)。

“每一步的探索都可能遇到新的问题,要不断思考如何去解决问题,然后再遇到新问题,再解决……探索的过程总会遇到各种未知的困难,它会让你苦恼,但同时也是探索未知的乐趣所在。”

// 李建兴:超声定位经皮肾镜技术的开创之路

李建兴就是带着这样的百折不饶的探险家精神,不断在学术前沿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突破。

基于针状肾镜(Needle-perc)的创新术式,其中标准通道PCNL联合Needle-perc模式(S+N模式)既提高了碎石效率和净石率,又减少了通道数量,从而能有效保护肾功能,并降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而对于解剖结构不良的肾脏小盏内结石,逆行软性输尿管镜联合Needle-perc模式(R+N模式)解决了单一输尿管软镜不能充分碎石、清除结石的难题。李建兴将其概括为针状肾镜辅助内镜手术(NAES:Needle-perc Assistant Endoscopic Surgery),由此将一体可弯曲肾镜、针状肾镜以及常规的经皮肾镜技术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善的体系,成为解决鹿角形肾结石、多发结石及解剖异常这类难度系数大,处理不好容易造成术后出血、感染、肾功能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的复杂结石的有效解决方案。

去年10月中旬,一位来自西班牙的专家在观摩完李建兴完成的NAES手术后,露出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他在对李建兴教授的技术赞不绝口的同时,希望将此技术以及开展该手术的相关设备引入他们国家,为西班牙的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带去福音。

“临床驱动的创新与转化,推动着我们不断解决更多的难题,这或许正是医学的魅力所在。”

作为清华长庚医院创科专家的李建兴,十年来陪伴这家年轻医院风雨同舟一路走到现在。清华开放兼容的平台与他个人创新实干的精神,不断碰撞出更多的火花,实现了他最初希望在一个新的平台上做出更多的事情的初衷,证明了年轻并非就没有积淀与厚重,更是有着创造无限可能的希望。

“我当初是带着梦想来的,而现在可以说那些梦想基本都已实现。无论是科室以及医院的成长还是我个人的收获,都确已超越了我当时的预期,我无怨无悔……”

E人物名片


李建兴

主任医师 清华大学长聘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中国医师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

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泌尿系结石专委会主委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委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泌尿外科专委会副主委

北京市医学会泌尿外科分副主委

北京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结石学组组长

中国尿石联盟副主席

国际尿石联盟副主席

中国尿石联盟儿童泌尿系结石诊疗协作中心主委

中国妇幼学会新生儿与泌尿学组副主委

中国尿石联盟华北结石病防治基地主委

卫计委内镜诊疗技术管理规范专家组成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泌尿外科分会常委

第五届人民名医·卓越建树奖获得者

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钻石奖获得者

中国《泌尿外科诊疗指南》编委,《吴阶平泌尿外科》输尿管疾病副主编,《中华泌尿外科杂志》、《现代泌尿外科杂志》、《微创泌尿外科杂志》、《泌尿外科杂志电子版》 编委

责编 | 张 坪

摄影 | 葳 蕤

校对 | 李 紫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