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宫殿之中,晋武帝司马炎看着自己流血不止的手指,怒气冲冲地对自己的妃子胡芳骂道:“怪不得是武将人家出身的女人,没轻没重的。”
要是别的妃子肯定吓得跪在地上求饶了,但胡芳并没有,反而掷地有声地回答道:“臣妾父亲跟随高祖北伐公孙渊,西抗诸葛亮,臣妾不是武将的孩子又是谁的孩子呢?”
这话一出,自以为文治武功可以媲美刘邦的司马炎都感到很惭愧,感觉自己说话太重了。
同时他越发觉得胡芳和其他女人不一样,对他没有距离感,有话是真敢说,这样一个敢说真话的美女,让司马炎更加宠爱。
除了皇后之后,在后宫中胡芳的地位就是最高的了,虽然她的位份只是嫔,但几乎享有专房之宠,因此她不屑于与其他妃子争宠。
司马炎当上皇帝后就穷奢极欲,立志要充盈后宫,妃子是一茬接一茬地选,于是就造成了这样一种局面:妃子太多,临幸哪个成了司马炎每天纠结的问题。
为了不让自己纠结,他想出了一个办法:在后宫驾着一辆羊车,羊车走到哪个嫔妃的寝宫,他就临幸哪个妃子。
这样一来,有些聪明的妃子就在宫门前插上鲜嫩的竹子,还在上面撒上盐水,羊一闻到竹子的味道就不管不顾地跑去,也将司马炎带到了妃子的宫中。
这就是著名的“羊车望幸”的典故,很多妃子得以见到皇帝,得到恩宠。
但这种手段是胡芳不屑的,早在选秀时她就因为年纪小,长得又漂亮被司马炎看中,司马炎将赐给一条红手绢系在其胳膊上表示她中选了。
其他人都恭喜她,但她却显得很不高兴,甚至还号啕大哭起来。
其他人瞬间吓坏了,连忙提醒道:“此时还在皇宫内,一言一行都在陛下眼皮子底下,不能哭,不然会惹陛下不高兴。”
结果胡芳直言不讳地说:“死都不怕,我还怕陛下吗?当妃子有什么好的,只是远离父母不能尽孝而已!”
司马炎果然知道了她哭的事情,但听了她的话后又是一阵欣赏,没想到这小小年纪的女孩能有如此思想,不简单。
很快,一道圣旨就下到了胡芳的家里:册封胡芳为贵嫔!
胡芳家里自然是高兴,之后女儿在宫中备受宠爱,还生下了武安公主,更是让胡家倍感荣耀。
但胡芳父亲胡奋很有自知之明,也深谙政治。虽然自己的女儿在宫中盛宠,但他十分低调,从来不借助女儿的宠爱恃强凌弱。
早年是武将,但晚年他专心钻研书籍,文章写得很好,驻守边塞时他的威望非常高。
皇后杨艳临终前特意交代司马炎,继后的人选一定不能是别人,只能是自己的堂妹杨芷。
这样说的原因,自然是害怕司马炎直接将胡芳封为皇后,生前她就抢不过胡芳,死后也不能让她如意。
司马炎犹豫再三,最终还是随了杨艳的意,立杨芷为后。
对此杨艳的父亲杨骏很是骄傲,对着胡奋就开始嘚瑟,结果胡奋说了一句话直接噎得他哑口无言。
“纵观历史,与帝王做亲家的那个下场好过,被灭门的更是数不胜数,只是早或晚而已。看你的反应,或许很快就来了。”
杨骏听他这话,很是无语,但是想想他说得没错,但是他胡奋的女儿不也是帝王的妃子吗?怎么还说得自己高风亮节的?
对此胡奋说:“我的女儿只是你女儿的奴婢,好处坏处都是不一样的。”
杨骏仗着自己女儿是皇后,就各种欺男霸女、搅动风云,果然后来因为专权被贾南风灭掉,杨芷成了太后却活活饿死。
胡奋和胡芳一直谨慎,倒是寿终正寝。
参考信息:来自吕薇芬.全元曲典故辞典[M].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