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公园、园林里的“报春海棠”刚绽出第一簇花蕊,苏州人的舌尖也迎来了今春首波海棠“花讯”。记者走访了解到,不少制作海棠糕的店家销量上升,比上月翻番,市民们在出游的同时,纷纷选择海棠糕作为随身点心,有店家笑称“真正的春天不在枝头,在苏州人的舌尖上。”
早上7点多,在临湖镇的老街上,徐记海棠糕的火炉已烧得噼啪作响。老徐手握祖传的海棠纹铜模,将醒发好的面糊精准倒入凹槽。“海棠糕做得好,首先要用老酵和慢工,确保面团的品质。糖猪油要选后腿肥膘,和赤豆沙揉成团,这样烤化后才会爆浆。”他边说边撒入青红丝与松子仁,手腕翻飞间,铜模在铁板上烙出金黄花边。这家传承多年的老铺子,如今每天日均销量突破200只,清明预订量较上月增长120%。
排队的人群中,从木渎赶来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是从直播平台上看到老徐的儿子小徐在做直播,觉得制作流程很传统规范,做出来的海棠糕也很诱人,所以特地赶过来给北京客户买一些海棠糕,“把‘会开花’的苏州春天送给北京的客人,一定很有意义。”“我们家做海棠糕有好几代了,现在我儿子时不时给我做直播,还去参加各地举办的非遗市集,让更多人看到了海棠糕。”老徐告诉记者,有一次在市集上摆摊,三小时卖了200只,抖音直播教人辨别糖浆火候,粉丝涨了五千多。
午后的甪直古镇,摇橹船刚转过桥,便撞见桥堍蒸腾的甜香。秋香姐的紫铜模具在电炉上吱吱作响,这是古镇传统工艺现做海棠糕的摊位。"现在游客边走边吃,我们改良成单手可握的小尺寸。“她翻转模具的动作如行云流水,引得游客举着手机追拍特写。来自杭州的大学生旅行团正围着秋香姐观看海棠糕制作过程,"古镇海棠糕配碧螺春奶茶,发小红书必火!”
不仅在传统的老街和古镇摊位上,线上市场也掀起了海棠糕的销售热潮。记者在电商平台上观察到,有不少苏州本地售卖海棠糕的店铺,价格和实体店相差不大。“最近订单量明显增多,有一单就直接订购了十多个海棠糕。”商家黄林表示,他们还通过直播和社交平台销售,将这一道传统美味推向了全国各地,销量已经达到上月的两倍。(苏报融媒记者 刘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