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8岁小伙穿越鳌太线失联10日后获救,引发关注。据被救当事人孙亮讲述,被困后,由于寒冷和缺乏食物,孙亮把身上仅有的牙膏当糖吃,铺树叶裸睡,甚至出现了幻听幻觉。“大难不死”的孙亮提醒广大驴友,一定要注意好自己的安全,不要因为自己掌握了一些登山的技能,就认为可以挑战大自然。
图:孙亮微博
“五年来该男子是鳌太线第一位活着被救下的人”
最先找到失联者的救援人员是范先生,他参与过十多次秦岭救援,据他了解,这五年来该男子是鳌太线第一位活着被救下的人。其余人被找到时都已经没了,还有很多连遗体都找不到。“他能活着,主要得益于心理素质非常强大,装备也还算硬核高端。”
据悉,鳌太线是一条纵贯秦岭鳌山与太白山之间的线路,也是秦岭山脉海拔最高的一段主脊,被誉为“行走在中华龙脊”上的探险。鳌山穿越到太白山直线距离40余公里,实际距离超过170公里,是中国五大最艰难的徒步线路之一。《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鳌太线穿越事故的发生率,正在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12年至2017年夏季,不足五年已累计失踪、死亡驴友多达46人。2018年4月16日,陕西太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省森林公安局第二分局发布禁止“鳌太穿越”的公告。即使如此,在2018年至2024年,仍有很多驴友非法穿越鳌太线。
图:鳌太线景观
为何一个人上山?
救援人员范先生表示,小伙子孙亮出发前没有找到同伴,所以才一个人去的。他说只知道鳌太线是非常著名的户外穿越线路,并不知道私自穿越是非法的,只是想走一下证明自己,没有预估到足够的风险,才发生意外。
据悉,孙亮之前登过五岳,还爬过雪山玉珠峰。但在秦岭这边,他不属于经验丰富的。这次徒步鳌太线他应当认为自己做足了准备,但他对秦岭了解还是太浅,这里需要更加专业的设备和深入的认知。他携带了充电宝,但鳌太线是上一秒晴空万里,下一秒就可能雨雪冰雹的地方,一旦降温,充电宝会被冻坏,只有专业的耐寒充电宝才能在这种极端天气下正常使用,当然价位也比较贵,可能1万毫安的就要500元左右。
前面几天他一直按照既定路线走,被困主要是因为他携带的所有电子设备都没有电了,只能凭感觉、沿着溪流的方向在山里瞎走,最终迷了路。
图:救援现场
户外运动绝不是盲目冒险
近年来,登山徒步等户外活动兴起,备受年轻人追捧。与此同时,“驴友”涉险意外身亡的案例也并不少见。2024年4月,江西20岁大学生王某某坐火车去西安夜爬秦岭失联。5月9日,救援人员在冰晶顶附近几公里处发现其遗体,推测是下雨滑倒,人体失温不幸离世;2024年5月,江西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一名女游客穿着单薄登山,因山上天气变化,导致失温去世;2024年10月,广西南宁一名22岁的年轻男子,在“网红”爬山点南宁大圣山徒步时发生意外,不慎坠崖身亡……
驴友遇险事故类型五花八门,包括迷路、滑坠、高坠、疾病、被困等十几种情形。据中国登山协会统计,迷路是登山遇险的第一大杀手,占到总体事故的49.3%。常见的迷路类型主要有天黑迷路、落单迷路、大雾迷路、挑战新线路迷路,以及近年来新出现的导航迷路等。据统计,高坠和滑坠约占到登山事故的10%。但是,从致死事故数据来看,高坠和滑坠是死亡率占比最高的事故类型,占到57.14%,真可谓“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来源:综合九派新闻、上游新闻、武汉消防等
编辑:刘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