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骁勇之将大多都被授予军衔,这是他们应得的荣誉,也是对他们过去赫赫战功的认可。

解放军十九个兵团司令,能时常被想到的将领大有人在,他们能征善战,是革命战斗中的关键人物,他们战绩突出,是众人敬仰之人。



如此,在他们之中,大多将领都参与了授衔,而且军衔还不低。但只能说是大多,也有例外情况发生,四野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却没有参加,对此人们出现疑问,这是为何?



程子华参与作战

战争年代,革命将领接连涌出,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他们充分发挥自身军事才能,将其运用到指挥作战上,最后取得重大胜利。

作为四野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同志也是一步步走来,是我党一位资历深厚的革命老前辈。他的过去战功赫赫,在抗日、解放战争中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劳。



他年少时期,不屈服命运,将危险重重的社会环境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他将悲痛的情绪转化为力量,在学习期间,便参与众多爱国活动。受我党思想影响,积极的成为了我党一份子。

要说功绩满满的过去为何错过授衔?人们往往会提到这场战斗。



东北全部解放后,国民党的局势已经清晰明了。老蒋手下不过只剩傅作义,一旦我军夺得先机,最后的胜利属于也就不用多说。

但在傅作义身上,我军可是下了不小的功夫。一方面他清楚当时局势,另一方面他还是对老蒋抱有幻想,所以起义行动迟迟没有提上日程。



要说他为何这样,还得是手中有个35军。为此想要彻底打消傅作义这样的顾虑,只能打他个措手不及。

于是在毛主席的命令下,四野秘密入关。四野接到命令后,就率先派出一支先遣队,也就是程子华所率领的,但本该是赋予众望,可他却没有做的那么好。



按照命令,程子华所率部队主要起协助作用,同华北第三兵团和第二兵团将35军歼灭。这样一来,傅作义的幻想也就破灭,没有了后路,只能是与我军交涉。

按理来说,程子华所率部队不弱,按照计划顺利执行,显然是可行的。谁知就在完成毛主席计划的时候,这三个兵团都出现了一定失误。



首先是杨成武将军所率第三兵团,他们迅速到达张家口后,本应该切断敌人的退路,至于敌军,自然是不打,这时主要是为吸引35军的增援。

同时他们包围张家口后,第二兵团也需要将宣化、下花园两地的敌人进行包围。然后就该是程子华秘密上场了。



他所率部队作为我军增援,与第二兵团和第三兵团共同协助下,自是能将敌人歼灭,届时任务也就顺利完成。

只是战场形势千变万化,哪一方面都有可能有意外发生。这不张家口是包围了,可没等第二兵团行动,第三兵团就发起了进攻。此事确实让傅作义担惊受怕得不行,于是大量调遣兵力支援,等第二兵团赶到,只能说已经没有多少敌人了。



因为攻打已经开始,程子华只能迅速往张家口赶,谁知路上他又被密云给绊住了。

密云占据着很重要地理位置优势,作为先遣部队,他自是要为后来经过的大部队着想,所以就想将密云拿下。于是他派人查看敌军情况,得知密云只有一个不到两千人的队伍时,程子华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可真正开打,事情却并非如此,因为密云其实有一个整编师的力量。这时攻打的时间和规模远超他们的预期,足足两天多的时间他们只能被绊在这里,更别说是秘密入关了,他们的一举一动早已被傅作义知晓。



那么35军接下来的目标不再是张家口,自然是迅速赶回北平。这时第二兵团没有按照计划到达指定地点,第三兵团更是将重心放在西北上,如此35军终是找准了时机从南边突围了出去。

好在最后第二兵团在新保安拦住了他们,35军才得以被歼灭。



此战勉强完成,这么看下来也确实挺勉强的。也正是此战后,程子华便离开了部队,也就因此错过授衔。

展开建设工作

解放战争胜利时,组织上委派了不少人主持地方工作。一般来说都会找在当地军队干过的,或是与当地有渊源的。



其中山西出生的首长不少,我们耳熟能详的徐帅等都有,只是还有更重要的工作等着他们,自然是没有时间,这时山西的事宜委派给程子华也便非常合适。

离开部队后,程子华的工作逐渐向地方工作靠拢,这样一来,肯定是不能参与授衔了。



但很多人可能会说,我军不少将领如陈老总、叶飞将军等人也转入了地方工作,但他们还是参与了授衔,可程子华为何没有呢?

按理来说,一般是不参加的,但也有例外发生。

而程子华其实在山西待的时间不能算长,因为只有一年多。不久他就担任了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副主任,之前还能说他保留着军职,但之后他却是要告别了。



当时国家百废待兴,各个方面都需要发展人才,经济更是重中之重,而程子华却是难得的一个。

所以战场上,打仗需要他,经济建设上,他同样责任重大。如此他扛起重任,没有辜负任何人的期望。他在自己的职位上,出色发挥,为我国的发展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可以说程子华的前半生在处处都是危险的战场上度过,那么他的后半生就是经济建设中工作。

不可否认他的军事才能,他的革命贡献同样不能被磨灭。还有他在经济上发挥的作用,也是出奇的高。



贡献不会被磨灭

其实话说回来,和程子华一样错过授衔的不只有他。

我军好几位军事能力突出的兵团政委,也有不少错过授衔,其原因其实都差不多,他们大多展开地方工作,为国家建设贡献。



其中就张际春来说,他也是我党老革命者,还是我党老政工干部。在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他曾任八路军后方政治部主任,在我党很多鼎鼎大名的人物身边都有展开工作,但最后还是离开了部队。

而且他离开得较晚,他的经历也就难免让人觉得遗憾。



但要真参与授衔,不管是程子华,还是张际春,按照他们的资历、地位,想必军衔还不低。

程子华没有参与授衔是事实,但他的贡献永不会被磨灭。尽管这其中的原因复杂,但他的贡献还在继续。



结语

程子华为革命奉献自己的一生,他始终牢记自己的初心,直至晚年,也在夜以继日的展开工作,做出贡献。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