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后,粟裕因为战功累累,担任起苏中军区司令员及第一师师长,成为新四军的重要领导人。
1942年10月底的一天,粟裕在江苏如东县南坎镇,刚刚主持了一个高干秘密会议。散会后,他收到两盒香烟,没想到拆了烟盒后,粟裕脸色大变,接连下了两道命令:一是派人去追那些离开的高干,让他们改变返程路线,第二就是找到电报科长,把他毙了!
那两个烟盒是谁送来的?究竟出了什么事?
妙计入敌营
粟裕之所以看了烟盒上的信息,便果断接连下令,实在是因为这种烟盒他太熟悉了。它们来自汪伪集团内部,里面有绝密情报!
送出烟盒情报的人,名叫施亚夫,还是汪伪内部的高官。而他之所以能够打入敌人内部,获得汪精卫与日本人的信任,说来全靠一个“无中生有”的计谋。
1915年,施亚夫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唐家闸,原名施满候,一家几代人都是工人。
1928年,江北特委在泰兴、靖江、如皋等地举行了起义,才13岁的施亚夫,怀着满腔热血加入进来。起义失败后,他便就此加入了红军,成为红14军的一名战士。
1930年,施亚夫从14军转入南通特委,开始从事兵运工作。此后的几年里,为革命他曾两度入狱,1934年被捕后,更是被判刑15年,关在了南京老虎桥监狱。
一直到1937年秋天,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开始大规模空袭南京。面对轰炸,狱吏们早就躲了起来,监狱在轰炸中起火,围墙牢门被烧毁破坏。死了很多人,施亚夫却瞅准机会死里逃生,逃了出来。
施亚夫这个名字,就是从此后开始使用的,亚夫,亚洲之大丈夫!
施亚夫
1938年,日军登陆南通,施亚夫气急之下,自己组建了中国工农守土团,担任团长。
1940年3月,投靠了日本人的汪精卫,在南京建立了汉奸政权。不仅如此,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他还大力发展汉奸部队,不断扩充伪军。
汪精卫的队伍越来越壮大,这委实让人生气,但粟裕,却看到了机会。他找到施亚夫,告诉他说:“汪精卫正在大量招人,别人能去,我们自然也能去,趁机打入敌人的心脏-------”
施亚夫一听,大呼妙哉,他立刻答应接下这个光荣又艰巨的任务。
趁着招人进去容易,但若想拿到有用的情报,必定得接近核心圈才有机会。此时,施亚夫已经有了三百来人的游击队,但这点儿兵力,想震慑住汪精卫和日本人不可能,所以他决定“无中生有”,走一步险棋。
于是,施亚夫带着人,在南通城里大张旗鼓地张贴布告进行活动,营造出这里有一个“绥靖第7师”的形象。然后,他又花重金,买通了汪精卫身边的红人杨仲华。
杨仲华对这个突然出现的第7师,自然也有所耳闻,见面后便谨慎的询问道:“亚夫兄在南通搞得轰轰烈烈,究竟志在何为呀?”
施亚夫也不客气,笑着说:“什么志不志的,如今我都有8000兄弟了,弄个师长当当总不过分吧?”
很快,消息果然传到了南京汪精卫的耳朵里。小小南通突然冒出这么大的队伍,还想投靠他,恐怕不是馅饼就是陷阱。
汪精卫
为防万一,他派出心腹严济南,到南通找施亚夫探探究竟。
施亚夫自然明白严济南的来意,煞有其事的便现场编起来。他说:“小弟南通唐闸人,早年在冯玉祥将军的部队里做事,流血卖命打了好几仗,也只混上个团长。我看也没前途了,就带了一帮兄弟回来,路上遇见日军与一伙人打仗,他们你追我赶的,我就捡了些装备,队伍就这么-------”
为了阻止严济南现场视察部队,施亚夫还设计了一段新四军进城的戏码,放了不少空枪。
新四军抓住汉奸可是会枪毙的,外面枪声隆隆,真真假假严济南也不好断定,只吓得不敢出去,说让给他一本部队花名册了解一下。
这一点,施亚夫早有准备,果真很快就搬出来厚厚一大本花名册,上面名字足有万余。当然,几百人的队伍哪能有这么多,都是施亚夫和几个副官,翻着《百家姓》,花了几个夜晚绞尽脑汁编出来的。
于是,严济南就回去复命了,一周后就来了急电,让施亚夫到南京去授衔。
香烟盒里的情报
身经百战抗日团长,带着万人队伍投靠日军,这个消息是够震撼的。因此连日军也非常重视,日军高级顾问晴气庆胤中佐,与汪精卫一起接见了施亚夫,委任他为伪七师的中将师长。
就这样,施亚夫不但顺利打进了日伪集团心脏,而且备受器重。施亚夫聪明机警,从此后,情报消息,开始源源不断地送到粟裕的手上。
粟裕
而且,为了安全,他们约定单线联系,大部分情报,用绘画、香烟、火柴等东西表达,比如半盒火柴,就代表一个大队,收到香烟就厉害了,那代表着日军要出动数千人的联队,搞大动作。
这一次粟裕接连收到两盒香烟,也是实属罕见的情况。
事情是这样的。到1942年时,苏中的抗日根据地,已经发展到2万多平方千米,拥有800万人口,而且靠近南京、上海这两座大城。
1942年下半年,日军的侵华总司令畑俊六,就打算联合汪精卫的伪军,在苏中、苏北一带大规模清乡。作为伪7师的师长,施亚夫很容易就得到了这个情报,及时将情报送到粟裕手上。
日军
粟裕与几个领导研究过情报以后,就决定在南坎镇开一个反清乡会议,进行行动布置。当然,会议绝对保密,只有高级干部才能参加。
之后的一天,南通的日军最高司令长官小林信男,也主持召开了一个会议,施亚夫奉命参会。会上,小林信男表示,新四军干部在南坎镇开会,正可借此机会,等他们返程时,布置四个日军大队及两个伪军师埋伏半路,将这批干部全部截杀。
听到这个消息,施亚夫不由心里咯噔一下,不好,难道队伍里出内奸了?本来他只是怀疑,但小林信男将埋伏线路都计划好了,若没有可靠情报,小林信男为何能自信的这样安排?
南坎镇会议,他是知道的,如果被他们得逞,新四军将蒙受巨大损失。因此他不惜冒着暴露的风险,在会议休息期间,便偷偷传递了一封情报出去。这便是粟裕收到的第一个烟盒情报,他立即派人去追离开的干部们,告诫他们要改变返程路线。
施亚夫
小林信男主持完会议后,自以为胜券在握,还召集大家一起喝酒庆祝一下,这愈发引起了施亚夫的怀疑。
为了打探虚实,施亚夫想到了一个主意,他举着酒杯来到小林信男面前,满面愁容地说:“小林将军,我对我们这次的南坎镇伏击很担忧。南坎镇两面环海地势平坦,所谓天时不如地利,新四军又向来谨慎小心,他们怎么会选这么死亡之地开会呢?您的消息可靠吗?不会是他们故意引我们上当吧?”
小林信男听了,对施亚夫的担忧也表示认同。但他很快又哈哈大笑,从桌上拿起一叠电报,炫耀着说:“消息绝对可靠!我们特高课培养出来的报务员,哪还能有假?他们就是选了这么个地方。”
小林信男名片
施亚夫又顺势寒暄夸奖了一番,心里也肯定了,新四军有内奸,就在电报科。于是,散会后,他又立刻送了一封情报出来,这次,是一个香烟盒,里面画了一个电台耳机。
这封情报,粟裕一看便心领神会,不但立刻下令让所有电台停止发报,并且安排了保卫部悄悄调查。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非常惊险,更加证实了施亚夫情报的重要性。
粟裕派人去追已经离开的干部,结果苏中行署主任管文蔚,他是走的水路,当时已经坐上船出发了,没通知到。知道他要从弶港码头登陆,粟裕又派人到码头去送信,到那便发现了大批的日军。后来,还是派出数架小渔船,在海里将管文蔚的船截停,换了方向离开。
施亚夫晚年
可想而知,若没有施亚夫深入敌穴送回情报,新四军该会有多少同志遭遇不测。半个月后,那个潜藏在新四军电报科的奸细,也被保卫科查到,很快便被秘密处决。
虎穴藏忠魂,曙光迎来早。施亚夫在日伪集团内部,龙潭虎穴中直待到抗战胜利,为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
后来,他历任苏中九分区副参谋长、江苏省建设委员会副主任等职,2010年逝世,享年9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