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


医院首位数字人医生“上岗”。人民网记者 陈燕摄

人民网南宁2月20日电 (记者陈燕)人工智能(AI)正悄然改变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2月19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首位数字人医生“上岗”,将为患者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让患者更有“医”靠。

该数字人医生以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刘杰为原型,它基于千亿级参数大模型实现自然交互,可以实现通过语音/文字解答检查注意事项,诊后自动推送用药提醒及复诊计划等功能。

当天,一名心血管疾病患者来到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复检时,首次体验了医院推出的数字人医生。

“刘医生,我放了支架,现在过来复检,需要注意哪些?”话音刚落,数字人医生马上在屏幕上告诉他复检需要检查的项目,并提醒他相关药物不能停。


患者体验医院推出的数字人医生。人民网记者 陈燕摄

刘杰介绍,数字人医生不仅减轻了医生的工作负担,还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及时、便捷的诊疗服务,尤其对慢性病管理和术后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叠加,而是医疗服务的范式变革。”刘杰强调,“通过AI数字人,我们让优质医疗资源突破时空限制——基层患者能获得专家级预诊服务,医生则可聚焦复杂病例研究,真正实现‘精准医疗’与‘人文关怀’的双重提升。”

据了解,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专科培育单位,年接诊量突破5.5万人次,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主动脉瓣狭窄介入治疗等领域处于区域领先地位。作为医院重点发展的“王牌科室”,此次心血管内科数字医生咨询系统的成功上线,标志着科室在智慧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不仅提升了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的医疗体验,进一步巩固了科室在区域内的领先地位。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以科技赋能,不断拓展互联网医院的新功能,2024年医院新增了“门诊自助签到”“院外药品邮寄”“微交管”和“可视化导诊”等便捷服务,让患者能够更加方便地获取医疗服务信息。

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互联网医院平台累计注册用户136.76万人,完成线上问诊咨询量36.43万人次,线上挂号量269.96万人次,线上支付诊疗费用超4.0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2月19日医院成功实现DeepSeek-R1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不仅是医院智慧医疗建设的重要成果,也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凌宇表示,未来,医院将继续深化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探索更多智慧医疗场景,推动医疗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和个性化,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