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广州市市长孙志洋在广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在报告中,花都区多个关键信息“被点名”,如“花都经开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积极探索居民自主更新危旧房改造模式”等,这不仅是对花都的一份肯定,也是对花都的一份激励,更是对花都发展的一份重托。激励花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让花都在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力争“头阵”尖兵的信心更强、底气更足、干劲更大。

花都经开区成功升级为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4年11月19日上午,广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相关情况。此前。国务院办公厅于10月30日发布《关于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等4个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复函》,广州花都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跻身成为全省第8个、广州第4个国家级经开区。


这标志着广州花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可以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增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起同频共振,从广州北部、广州东部、广州南部三个方向纵向发力,链接四方,拓宽发展空间,共同为处于动力转换期、优势再造期、新一轮发展酝酿期的广州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强劲动能。

2月7日上午,广州市花都区召开全区高质量发展大会。花都经开区坚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并举,重磅推出系列产业政策,构筑起“政策高地看花都、创新创业来经开”的强大优势,现场发布首批13份政策。

花都新乡村示范带

获评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

2024年初,中共广东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2022年度“广东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名单,共有16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入选,花都区“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榜上有名。


“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以山前旅游大道西段为主轴,涵盖赤坭、狮岭两个省级“一镇一业”专业镇共20个村,总长38.5公里、面积约100平方公里。示范带以狮岭镇马岭村为起点,以路为廊,连通马岭片区、岭南盆景小镇片区、九曲河片区等三大片区,串联马岭观花植物园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州分院等18个主要产业及景观节点,构建“一带三区十八节点”的产业空间布局。

自2021年花都区高位谋划、推动“花漾年华”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以来,示范带内乡村特色景点、精品民宿、主题餐饮等业态不断丰富,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功能更加完善,联农带农和共建共治共享持续推进,勾勒出一幅农文旅深度融合、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相得益彰的乡村发展新画卷,成为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三美融合”的乡村振兴花都样板。

积极探索居民自主更新

危旧房改造模式

1月11日上午,广受关注的全省首例业主“自主更新、自筹资金、原拆原建”危旧房改造项目——花都区集群街2号正式验收交房交证,实现住权与产权同步。经过9个月的努力,这幢曾被鉴定为D级危房的小楼全面重建,政府、业主、国企共同凝聚强大合力,探索老旧小区微改造的新路径,也为全国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提供新思路。


原集群街2号被鉴定为D级危房,居民改造意愿强烈。如果采取传统老旧小区微改造的模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房屋安全问题;另外,由于项目为单体建筑,地块面积小、重建利润微薄,吸引不了开发商介入,传统征拆方式也不可行。为解决这一难题,在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按照《广州市城镇危旧房改造实施办法(试行)》有关要求,花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新华街等有关部门高效合作,出台《危旧房屋拆除重建试点方案》,创造性提出了“原拆原建、增加公服”的改造思路,成为广东首个业主自筹、原拆原建的危房改造项目。

新建工程于2024年5月27日开工,当年9月初就完成主体结构封顶,从拆除到重建投入使用,用时仅9个月。从项目动议、审批到业主收楼领证,有关部门全程提供“手把手”精准指导和“陪伴式”绿色通道服务,最终实现住权与产权同步交付。

建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

2024年12月18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启用仪式在花都区镜湖大道11号举行。花都院区第二名称为广州空港医疗中心,这是花都区首家由国家卫健委直属直管的三甲医院。院区总投资约20.56亿元,总用地面积超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设置1000张床位,规划建设手术室41间。共进驻31个临床科室,包含1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的落成,将极大增加广州北部地区优质医疗资源的有效供给,显著提高华南地区重要空港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应急能力,助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花都院区选址广州空港经济区核心邻近白云国际机场,总用地面积约120亩,总建筑面积170000㎡,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标准设置1000张床位。2月17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首批2100㎡住院病房启用。

推动北部增长极建设成形起势

报告提到,推动北部增长极建设成形起势,谋划打造花都国际时尚智港、白云港产城融合发展区,提升临空经济示范区、大湾区“绿能谷”等功能性平台承载力,打造国际开放新平台。


2024年3月、5月,广州北部增长极产业发展规划、协同发展规划相继发布,强调要用10年左右的时间,将北部增长极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开放枢纽,力争2035年占全市GDP比重达20%左右。去年9月,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强调要把北部增长极等四个增长极建设成为支撑广州建设大都市圈、辐射带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支点。在北部增长极接连迎来利好之时,花都乘势而上谋划打造南方枢纽。今年1月,《广州市花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市规委会审议通过,明确了将花都建设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重要门户等4个发展定位,重点发展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承载区等4个核心功能。

大湾区“绿能谷”方面,花都区正大力建设“万亩千亿”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重大产业平台,构建“一区两片三基地”产业空间布局。目前,“绿能谷”已签约数十个新能源产业项目,其中包括百亿级项目高景16GW光伏组件产业园项目。配套企业蓝海机器人在光伏领域物流专用AGV智能机器人细分市场的全国占有率高达35%,排名全国第二。和信、海天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也加快建设投产。

加快打造“万亿产值、智车名城”

2024广州车展上,东风日产N7全球首秀,新能源转型再提速;采埃孚布局华南地区首个研发中心、电子工厂一期完工……位于花都经济开发区核心区的汽车城产业基地园区,拥有总部经济企业17家,是广州市三大总部经济集聚区之一,也是国内汽车产业链最完整、产业配套最完善的汽车产业基地之一。


过去十余年,以东风日产为代表的传统汽车及其零部件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牢牢撑起花都乃至广州发展的工业“脊梁”。当下,面对向“强”聚力,向“新”提质的总体趋势,花都聚焦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领域,抢抓“换道超车”战略机遇加速布局,支持东风日产向着新能源领域加速转型,全面引进采埃孚华南研发中心、马瑞利汽车电子研发总部、法雷奥研发中心、滴滴自动驾驶……一批批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花都聚链成群、集群发展。花都还在下定决心,在华南地区最大规模汽车产业基地的基础上,再规划100平方公里区域,新储备产业用地超万亩,打造全国最大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

推动花都县域“光伏+建筑”试点

2024年8月27日,《广东省推进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工作方案》正式印发,全省一共选出25个县作为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区域,广州花都区入选。花都区通过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分类推进、创新开发模式等,打造工商业园区、公共机构、交通设施、乡村农房四大领域场景试点示范。截至目前,全区共摸查出各领域既有建筑屋顶可利用资源629.52万平方米,光伏装机并网超604.6MW,占广州市并网量的20%,全广州市排名第一。


模块化+光伏一体化的赤坭镇蓝田村新型农房建设试点项目、花城村“零碳示范区”、广州市新狮水务有限公司一期1496.4k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花都强化顶层设计,高位推动分布式光伏高质量发展,一大批试点示范项目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中。

2025年,花都区将一方面统筹兼顾,持续推进实施。从政策规划、应用、管理等多维度综合施策,推动公共机构建筑、工业园区、企业厂房、物流仓储基地、农村屋顶等多领域建设“光伏+建筑”项目,强化景观风貌管控与安全监管。另一方面试点先行,创新开发模式。加快推动首批县域“光伏+建筑”应用试点建设,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广州特色、花都特色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形成可推广复制的经验和示范案例。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梦圆

复核:王淼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高质量发展看花都”系列推荐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