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妃甸的文化领域,李志强的名字与他的微缩景观作品一样,逐渐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李志强,这位来自曹妃甸区十一农场的“80后”工艺美术匠人,多年来醉心于传统和现代微缩景观制作技艺。他通过家传、师授、自学等方式,不断磨砺自己的技艺,先后制作了两百余件令人惊叹的微缩景观作品。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古今建筑、古今村落、古今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仿佛是一部部立体的历史书,将不同时期的场景生动地呈现在人们眼前。
2024年12月1日,对于李志强来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这一天,他的微缩景观作品“春夏秋冬”在曹妃甸农垦记忆馆首次陈展,并被该馆永久收藏。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艺术成就的高度肯定,更是为曹妃甸的文化传承增添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曹妃甸农垦记忆馆共分五大展区,在陈展过程中,由于各时期实物和历史照片的匮乏,无法完整地再现部分年代的生产环境。为了让人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曹妃甸的农垦历史,陈展组委会经过研究,决定由李志强围绕中心主题进行专业创作。
李志强深知这一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为了打造出能够准确反映历史的微缩景观,他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深入走访第一代农垦人,倾听他们的故事,收集他们的回忆,从他们的口中获取那些珍贵的、即将被时间淹没的历史细节。同时,他还查阅了大量的文献及照片,试图从文字和影像资料中寻找灵感和依据。
经过三个多月的精心创作,李志强的“春夏秋冬”四季微缩景观终于呈现在世人面前。“春”展现的是上世纪60年代国营柏各庄农场的春种活动,那是农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盐碱地上辛勤耕耘,为粮食生产和盐碱地改造作出了重要贡献。“夏”聚焦于上世纪70年代国营柏各庄农垦区的夏季,忙碌的人们在充满生机的田野里劳作,展现出一幅具有自然环境特色的繁忙画卷。“秋”呈现了上世纪80年代的唐海县在秋季丰收的喜悦和宁静的生活氛围,金黄的麦浪、人们脸上的笑容,仿佛让人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美好的年代。“冬”则刻画了上世纪90年代唐海县的冬藏场景,农工们忙碌而充实,通过辛勤的劳动为冬季和来年的农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志强运用精细的手工技艺和独特的创作手法,将这些历史场景栩栩如生地再现于微缩景观之中。每一个人物、每一株植物、每一件农具,都被他赋予了生命,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这些微缩景观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成为了传承曹妃甸农垦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随着李志强的微缩景观作品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他也为曹妃甸的文化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他的作品引发了学术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让更多的人开始关注曹妃甸的历史和文化。作为曹妃甸区民俗文化协会秘书长,李志强表示,他将继续致力于微缩景观制作,用自己的作品为曹妃甸的文化传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相信在李志强等文化传承人的努力下,曹妃甸的历史文化将通过微缩景观等多种形式,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让更多的人了解这片土地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