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一个很具有偶然性的事情,生死成败,往往会遇到偶然性事件,这就有了好多领军大将有迷信思想的故事,其中有一个说法,自古大将犯地名,也就是说,一个大将领着兵到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的名字会与领军将领的名字相犯冲,让大将遭遇失败,甚至送命。
古代比较有名的故事,莫过于《三国演义》里庞统死于落凤坡的故事了,庞统被称为凤雏,与刘备带着兵来到一个叫落凤坡的地名,演义故事里说,庞统知道会犯地名,但还不能不去啊,去了后万分小心,还是死在了这个地方。
另一个评书故事里,也有犯地名的大将,杨继业领兵,去了两狼山,狼吃羊,结果杨继业在两狼山被困了,民间故事里还说,杨继业父子被困死的地名还叫嚼羊峪,听上去就是绝羊峪。
古代的中国人迷信,不懂科学,犯地名的事情能理解,但是到了近代,西方科学已经到了中国了,但还有一些人迷信。在民国时期,国军号称八百万军队,有名将领成百上千,最后被赶到海岛上,打了那么多败仗,中国的地域又那么广阔,地名又千奇百怪,大将犯地名的故事很多,今天就讲几个关于国军将领犯地名的有趣故事。
在国军将领中,犯地名比较惨的当数黄百韬了,淮海战役第一阶段,先把黄百韬围在了碾庄一带,兵败到最后,黄百韬带着一名副官逃跑,到了个叫尤湖的地方,腿上还受了伤,不愿意跑了,对副官说:我小名叫黄豆,到了碾庄,被碾成沫挤出豆油了,现在到的这个地名叫尤湖(油壶),腿还受了伤,跑不动了,算是活到头了。说罢,开枪自杀了。
国军将领里还有一个人比较迷信,也挺有意思。邱清泉被安排驻扎在商丘,商和伤同音,他又姓邱,怕在商丘伤着他这个姓邱的,就不愿意驻扎在商丘,而是跑到砀山去驻扎,后来有人分析,国军在潍海战役中遭遇如此大败,与邱清泉抗命更换驻防地点也有关系。被围在陈官庄后,邱清泉嫌杜聿明院子里有一棵枣树,觉得犯了“困”字,找人砍了,有人说院子里没有树了,就剩下人了,那不就成“囚”字了,结果邱清泉最后被打死了,杜聿明在功德林待了10年,成为了“囚”。
在国军将领中,还流传着一个比较神奇的故事。在抗战期间,于学忠带兵到了沂水一个地方宿营,让士兵打听一下地名,士兵回来说这个村叫钓鱼台村,鱼和于同音,于学忠大惊,叫士兵们赶紧走,村外枪声大作,被鬼子包围了,于学忠在一个放羊老农的帮助下逃脱鬼子的包围。
在国军将领中比较神奇的还有戴笠,神奇地死于南京郊外的岱山,岱与戴同音,戴笠算是找到正确的地方死亡了。当然了,还有一些人牵强附会,说廖耀湘在辽西被四野活捉,是因为犯了地名,辽西的音有熄的意思,廖耀湘到了辽西,就熄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