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里,流感和普通感冒差不多,没什么大不了。但实际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流感病毒在全球每年会引起300至500万例重症病例,其中有29万至65万例死亡。流感病毒并非普通感冒,绝对不容小觑。儿童是重症流感的“重灾区”,如何守护儿童远离流感,儿科专家来揭秘防护策略。
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么区别呢?
第一,流行特征有所不同。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家庭、校园、幼儿园传播快,继发感染率高。小朋友和玩伴、同学、家长、老师之间会相互传染,流感季节,身处在人多拥挤或者相对封闭的环境,发生流感的几率增加。
普通的感冒的季节性没有流感那么明显,通常高热等全身症状相对流感轻一些,而且传染性没有流感强。
第二,病原体不一样。
流感很明确的就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来,2024年11月我国进入流感季,当前国内和日本流行的流感病毒主要是甲型H1N1。
而引起普通感冒的病原体就很多了,包括常见的鼻病毒、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等,除此之外,肺炎支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呼吸道细菌等也可以引起感冒,但是少见。
第三,症状严重程度和后果有所不同。
流感患者起病更快,高热更常见,体温可骤然升至39.0以上,伴有畏寒、和全身不适症状,如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咽痛、胃肠道不适。且流感更加容易引起并发症,如中耳炎、喉炎、鼻窦炎、肺炎、心肌炎、流感相关脑病等,甚至威胁生命。
而普通感冒症状相对轻,可以无热或低热,发热一般不超过3天,打喷嚏、流鼻涕等其他症状明显。
对于大多数流感患者来说,如无并发症,流感病情会自限,多于发病3—4天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全身症状好转,咳嗽症状可以持续1—2周。对于小年龄儿童、肥胖儿童以及伴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出现并发症及重症的风险增加,需要密切随访和关注。
那该如何防治流感呢?
首先,要重视流感疫苗接种。目前国内儿童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低,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以及减轻流感并发症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国内上市的流感疫苗均已被证明在儿童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推荐6—59月龄儿童、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等重点场所儿童和青少年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人群。
同时,要从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做起,保持规律作息、适度锻炼、饮食均衡、多喝水,能够帮助提升免疫力,降低感染流感的风险。要避免接触流感患者,流感传染性强,流感患儿在发病急性期居家隔离至少体温正常24小时,接触流感患者戴口罩以减少近距离飞沫传播。
虽然流感可以自限,但是对于非重症且无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发病48小时内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缩短热程、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和住院;对于重症或有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流感患者(包括确诊病例和临床诊断病例),更应当尽早给予流感病毒治疗。儿童抗病毒药物能口服尽量选择口服给药,国内目前有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适用于新生儿和儿童,根据体重及范围用药,每天2次口服,连用5天。玛巴洛沙韦目前在我国批准用于5岁以上儿童及成人,单次口服即可。
最后给大家的建议就是不要“扛”。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
1.呼吸困难或气短:呼吸急促、鼻翼煽动、嘴唇或指甲发紫;
2.高热持续不退:体温持续超过39℃,超过3天仍不退热,或者出现超高热41℃以上;
3.精神状态异常:嗜睡、意识模糊、烦躁或抽搐;
4.严重脱水症状:尿量减少、口唇干裂、哭泣时无眼泪;
5.严重胃肠道症状:频繁呕吐、严重腹泻导致脱水。
让我们共同努力,护佑儿童,正确防治,远离流感!
图文: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作 者: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感染传染科 蔡洁皓副主任医师、曾玫主任医师 )
转录 编辑:陈怡婷
初审:林心怡
复审:石思嘉
终审:徐雷冰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