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不如狗。
谁都活得不容易,总是想躺下来。
可是你,不得不站起来,毕竟在你身后,老的老,小的小,都眼巴巴看着你。
带着一份责任,把自己活成钢铁侠吧,相信未来总是会好起来的。
01
赚钱时,吞下委屈。
中年人,都是在社会的夹缝中求生存的人。
就算你是大老板,也要夹着尾巴做人,看人脸色。
如果你不愿意委屈自己,总是亮出自己的个性,那么你就大概率会被群体排斥,从而失去赚钱的机会。
很多时候,你还要利用他人的同情心,去获得一杯羹。
作家王征桦写了一个故事:小时候的他,跟着祖父,在村里的祠堂门口看杂技表演。
表演者是一个孩子,一个男人,一个女人,明显是一家三口。
一开始,男人舞剑,赢得了稀稀拉拉的掌声。
忽然,女人抱着孩子,说:“大家都看,下面是压轴戏,吞剑。”
一把很长的剑,要男人吞下去,这太离谱了吧。
眼看,男人把剑举起,一点一点地往口里放。最后,只有柄在外头了。
大家发现,男人的样子非常痛苦,有人不忍心,喊:“拔出来吧。”
女人却不慌不忙,拿着木盆,讨要打赏。
围观的人看不过,纷纷给钱。
祖父说:“人家卖艺,讨生活,不容易啊......”
接着,祖父感慨一句:“生活呢,就是把看起来不能吞下去的东西,吞到肚子里了。”
曾经的我们,还是一个少年,初生牛犊不怕虎。总是张扬自己的个性,还随时跳槽,勇敢地做自己。
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我们就开始委曲求全了。
预计一天可以赚几百,到头来一天就是几十块,但也要去干。你不赚,就一分钱都没有。
预计自己做老板,后来成为了外卖员,收入低,工作累,但还要对人有笑脸,避免遇到差评。
昨天还是开店铺的你,今天就变成了扫地工,洗碗工。一落千丈的人生,你不得不接受,别人笑话你,也是尴尬地陪着笑。
身高一米八的男子,也会被上司训斥,低下头,听着,不能反驳。
一份收入,对中年人来说,比委屈更重要。
02
持家时,扛下压力。
小时候,听母亲说了一句话:“这天塌下来,也是父母顶着。”
后来,听父亲说了一句话:“万一这肩膀顶不住了,就用后背顶住。”
是的,人到中年,我们都是父母,非得活成顶天立地的样子。总不能在孩子面前,哭哭啼啼,在老人面前索要力量吧。
谁家的生活压力,都是集中压在中年人的身上。
正如张爱玲说的:“每天一睁眼,周围都是想要依靠你的人,却没有你能依靠的人。”
在“大皖新闻”平台上,有这样的一条信息。
骄阳似火的六月,中考开始了。
望江县某学校门口的一位陪考妈妈,忽然晕倒,额头冒汗,嘴唇发紫。
还好,执勤的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对妈妈进行抢救。
记者调查后发现,这位妈妈长期一个人陪着孩子读书,爸爸在外地打工。过度的疲劳和紧张,让妈妈撑不住了。
很多人以为,读书期间,最苦的是孩子,其实不一定。很多的父母,比孩子更苦,更加焦虑。
为了让孩子多读一些书,父母费尽周折,甚至都去买学区房,花高价租房。
耗费了大量的钱财,父母还不能怪孩子不懂事,只能反反复复鼓励孩子,一定要珍惜读书的机会。
父母也许捉襟见肘了,但是不会告诉孩子,而是笑着对孩子说:“别担心,有我在。”
育儿、赡养父母、房贷车贷,工作随时可能弄丢,下一个月可能断供,方方面面的压力,必须扛起来。
03
社交时,忍下火气。
如果可以,我们都希望做一个不往群里走的人。
但是回到现实,哪有中年人一直独行,不社交的?
就是一些烂人,在某些时候,也要去接触,毕竟利益摆在那里。
喝酒应酬,你有醉意,身体不太舒服,也要保持心平气和,这酒杯,往往是业务。
万一你发火了,要求人办的事情,要合作的事情,肯定办不成。
最可怕的是,冲动的中年人,一旦遇到恶果,全家都遭殃。
三国时期,有一个叫嵇康的才子。
曹魏政权的大臣钟会,对嵇康很欣赏,就多次去拜访。
嵇康对钟会不搭理,然后说一句:“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钟会回复:“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之后两个人接下仇恨。钟会借助司马昭的势力,找了一个机会,把嵇康问斩了。
当我们欣赏嵇康的个性的时候,还要看看,他得罪人了,自己的结局很糟糕,妻子孩子都跟着遭罪。
生气,鄙视,恶语相加,都是没有用的。
人到中年,不到万不得已,就不要得罪任何一个人。来日方长,也许有过节的人,就是明天要合作的人。
04
人到中年,为什么 那么难,关键在一个“中”字。
在家中,你是顶梁柱;在职场,你是中流砥柱;在圈子里,你是其中一人。
上是老人,下是孩子,你居中,两头受气。
泰戈尔说过:“人到中年,会放弃虚幻的世界和不切实际的欲望,总是把它局限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中。”
我们都是普通人,没有三头六臂,也不能拼爹,只有慢慢熬过去,振作起来。
吞下委屈,才有碎银几两。
扛下压力,才有家庭责任。
忍下火气,才有众人拾柴。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