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乃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三国时期的夏侯霸却是一个例外。
他的父亲夏侯渊死于蜀军手中,蜀国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然而他最终却选择放下仇恨,为蜀国尽忠。这就让人匪夷所思了。
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夏侯霸为何要这么做?
为报父仇,夏侯霸与蜀汉势不两立
夏侯霸的父亲夏侯渊乃是曹魏大将,而夏侯霸则是其次子。
夏侯渊从曹操起兵开始就追随左右,历经大小战役,立下赫赫战功。虽说比起五子良将、五虎上将这些一流武将还是有些差距,但也是曹魏有数的名将。
再加上夏侯渊和曹操乃是族兄弟的关系,因此经常被曹操委以重任。
比如在汉中之战的时候,夏侯渊便是魏军在汉中的主帅,负责总揽全局,与刘备率领的蜀军对峙。
双方在争夺定军山的时候,夏侯渊中了刘备的调虎离山之计,先是将一半兵马派去增援张郃,后来又派出400人修复鹿角。
蜀军趁着夏侯渊势单力薄之时发动突袭,夏侯渊兵力单薄,虽奋力抵抗,最终被黄忠斩于马下。黄忠也凭借此功跻身五虎上将的行列。
当得知父亲的死讯后,夏侯霸暗暗发誓,一定要为父报仇,和蜀汉势不两立。因此他勤于操练,训练武艺,好在将来替父亲一雪前耻。
曹操和夏侯渊感情深厚,他们不仅一同出生入死过,更是从小一块玩到大的发小。在夏侯渊去世后,曹操对于夏侯渊的家人很是上心。他尤其看好夏侯霸,用曹操的话说:“夏侯渊的几个儿子里面,就数夏侯霸最像其父,将来成就最高的必定是此子。”
果不其然,当夏侯霸的武艺学有所成后,便主动请缨,要求前往对抗蜀汉的最前线。
此时曹操与曹丕已经先后去世,此时曹魏的皇帝是魏明帝曹叡。曹叡是个很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因此对于夏侯霸的请求欣然允许。
公元230年,曹叡以曹真为主帅,率领大军伐蜀。夏侯霸以魏军先锋的身份前去试探蜀军的虚实。蜀军觉得夏侯霸只是个无名小卒,于是大胆地对其发起突袭,想要挫一挫魏军的锐气。
要知道,这可是夏侯霸第一次领军,要说不紧张那是不可能的。但是他很快就冷静下来,他指挥若定,很快就稳住了阵脚,让蜀军无功而返。
伐蜀之战结束后,他便常年驻扎在陇西一带,时刻提防着蜀国的进攻。有时候他也会率军主动出击,给蜀国添些麻烦。
他在陇西期间,数次平定当地的叛乱,并挫败了姜维的阴谋,慢慢地,他逐渐成长为令蜀军感到忌惮的将领。
他一刻也没忘记父仇,曾多次请求出兵伐蜀。可惜因为曹魏内部的各种原因,未能实现。
既然如此,那夏侯霸又为何会归附蜀汉,为蜀汉尽忠呢?只能说是此一时彼一时,世事难料。
高平陵之变,夏侯霸无奈归附蜀汉
公元239年,曹芳继位,朝中大权掌握在大将军曹爽手中。对于夏侯霸来说,谁当皇帝都无所谓,他一心想着为父报仇。既然曹爽才是朝堂上说了算的那个人,他自然选择依附曹爽。
曹爽这人虽然志大才疏,但是对于夏侯霸这种有本事的将领还是很器重的。当夏侯霸再次提出出兵伐蜀的建议时,曹爽很豪爽地答应了。
只可惜这次出兵,因为曹爽的安排太不着调,最终草草收场。
再后来,发生了“高平陵之变”,司马懿夺取了曹魏的大权。而曹爽因为太天真,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紧接着,司马懿开始清理朝堂,那些忠于曹氏的大臣大多被处死。司马氏与曹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因此也是司马懿重点打击的对象。
尤其是夏侯霸,在所有人看来他就是曹爽的死党,既然曹爽已经不在了,那么夏侯霸也没必要留着了。
司马懿以皇帝曹芳的名义召夏侯玄和夏侯霸返回京师。夏侯玄选择服从命令,而夏侯霸则游移不定。
结果夏侯玄刚回去,就被司马懿解除了兵权。紧接着司马懿让郭淮取代了夏侯玄。
看到这个结果,让夏侯霸下定决心离开魏国。因为他明白,夏侯氏的族人中,司马懿最忌惮的就是自己。谁叫自己和曹爽走得太近了呢?
只要自己一离开,司马懿是不会过于为难自己的族人的。毕竟夏侯氏不仅与曹氏不分彼此,同时也和司马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被解除兵权的夏侯玄,他和司马懿就是姻亲关系。所以司马懿只是夺了其兵权,并没有为难他。
当时天下三分,离开魏国,夏侯霸的选择并不多。不是东吴,就是蜀汉。东吴离得太远了,他如果投奔东吴,很可能半路就被司马懿的人抓住。而陇西毗邻蜀汉,当地又都是他的人,前往蜀汉可谓是畅通无阻。
最终夏侯霸选择投奔蜀汉。
可问题是,他这么做意味着放下了往日的恩怨,他多年的执念真的放得下去?
事实证明,他放得下去。夏侯霸到了蜀汉,立刻得到重用。姜维曾多次咨询夏侯霸的看法。
此后,姜维多次北伐,夏侯霸都参与其中。
此外,夏侯霸还曾多次提醒姜维要小心钟会。结果后来灭掉蜀汉的,正是这钟会。
那么问题来了:夏侯霸为何能转变得如此之快,不仅放下父仇,还为蜀汉尽忠?
夏侯霸为何放下仇恨,为蜀汉尽忠?
原因有很多。
首先,私仇比不上家仇。
夏侯霸伐蜀,那是他自己的事情,属于私仇。而攻打魏国,则是为了夏侯家族,属于家仇。
虽然司马懿没有太为难夏侯家族,但是夏侯家族的日子并不好过。尤其是司马懿去世后,他的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对夏侯家族下手了。
比如夏侯玄,就死在了司马师的手中。
私仇与家仇孰轻孰重,夏侯霸心里自然有数。
其次,夏侯霸已经找不到复仇的对象了。
斩杀夏侯渊的是黄忠,下命令的是刘备。但是这两个人早就不在了。夏侯霸想要报仇,都找不到人,这才只能将怒火转移到蜀汉身上。
长期以来,他只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罢了。
然而等他到了蜀汉,心中这点怒火很快也熄灭了。这里不得不称赞一下蜀主刘禅,他这人其实深藏不露。
夏侯霸刚到成都,立刻受到了刘禅热情地迎接。一见面,刘禅就紧握夏侯霸的手说道:“你的父亲是死于乱军之中,两军交战,刀剑无眼,此事在所难免。但绝不是死在我家先辈手中。而且事后我们已经将其厚葬。”
夏侯霸闻言,忍不住哭了起来。
此后,刘禅时不时地嘘寒问暖,并且重用夏侯霸。说实话,曹操、曹丕对他也不过如此,刘禅此举让夏侯霸再也生不出一丝怨气。
最后,夏侯霸在蜀汉也是有亲人的。
这事说来话长。夏侯渊有个弟弟,兄弟二人感情深厚。夏侯渊的弟弟死得早,其留下一个女儿,被夏侯渊收养。人称夏侯氏。
大概是因为弟弟的缘故,夏侯渊对这个侄女十分上心,视如己出。
官渡之战时期,刘备被袁绍派出去给曹操添乱。刘备又派张飞出去探路。结果张飞路没探到,倒是偶遇外出的夏侯氏。
张飞当时还是单身,一看夏侯氏长得清秀端庄,心生爱慕之情。于是直接将其扛了回去。
虽然刘备对此很无语,但是兄弟的终身大事好像也很重要。于是也不管袁绍的任务了,直接帮张飞和夏侯氏准备了婚礼。
而夏侯氏正是夏侯霸的堂妹,张飞是夏侯霸的堂妹夫。此时张飞虽然已经去世,但是张飞的家人都还在,这些人都是夏侯霸的亲戚
而且这还没完,夏侯氏的两个女儿先后嫁给刘禅做了皇后。也就是说,刘禅是夏侯霸的外甥女婿。夏侯霸还是刘禅的长辈。
连蜀汉的皇帝都是自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夏侯霸不为蜀汉尽忠,那为谁尽忠?
参考资料:
《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