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时代浪潮的澎湃奔涌中,有这样一群年轻人,他们离开都市的繁华喧嚣,奔赴西部广袤大地,奏响一曲曲西部建设的青春之歌。
1992年出生的李微楠是云南玉溪人。2017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他本可以留在大城市工作。然而,他却选择了回到家乡云南,投身乡村教育。
云南省建水县第四中学教师 李微楠:我研究生毕业的那一年,国家在大力号召我们这些大学生到基层去支教,正值毕业生求职季,我看到这样一个口号特别触动,是"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看到这个口号以后,我整个内心是很有感触的。
2017年8月,李微楠主动响应国家号召,前往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大寨中学。大寨中学地处中缅边境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初到大寨中学,李微楠发现自己在教学方法和课堂管理上显得力不从心。初期,他所教授的地理课教学成绩并不理想,课堂纪律也难以把控,这让他感到非常挫败。
云南省建水县第四中学 教师 李微楠:我到了云县的大寨中学后,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学生在下面捣乱,甚至跟我顶嘴的时候,让我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有一次我到成都去培训,前脚刚迈出校门,就有8个学生翻墙逃走了,校长给我打电话,我当时急得焦头烂额,像这些事情都让我感觉挫败感很重。
面对这些挑战,李微楠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他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了100多个学生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与孩子们建立信任。找到感觉后的李微楠在支教的第二年,就带领班级取得了地理成绩全县第一的好成绩。
他还在学校创办了"梦想之声"广播站,开设图书角,组织绘画比赛和情景剧表演,让孩子们在课余时间也能有所收获。三年的支教生活,李微楠不仅改变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也让他们的眼界变得更加开阔。
他所教授的首届学生如今已步入华中师范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2020年李微楠支教结束后,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考取了中央特岗教师岗位,来到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第四中学任教。2023年,他转为在编教师,继续为乡村一线基础教育贡献力量。
亲爱的青年朋友们,我想说的是,支教和特岗教师的经历让我明白,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个人成就的实现,更在于我们能为他人带去点什么。作为青年人我们不要畏惧困难,要勇敢地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去那些真正需要我们的地方,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那里不仅有广阔的天地,还有属于我们的星辰大海。我们一起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