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脑干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的最致命亚型。占所有高血压性脑出血的6%~10%,最常见部位发生在桥脑,致死率高达47%~80%。中年男性、头大颈短腹圆、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占多数,服药依从性差、生活欠节制、长期亚健康状态、社会竞争压力大、过度劳累可能是发病的诱因。

高血压性脑干出血责任血管多为基底动脉发出的穿通支,这些血管与载体动脉呈90°角,末端没有前端管径逐渐减小所提供的保护作用,直接承受载体动脉管腔传递的压力。血肿通过对脑干神经核团、传导束、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重要结构造成破坏、挤压,迅速引发一系列严重症状。通常起病急,致残、致死率极高,对现存所有治疗手段构成挑战。近年来,立体定向精准抽吸技术的发展,在改善预后、减少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和技术可复制性等方面,显示出综合优势。


王亮(左)术中进行血肿抽吸。

近日,山东大学附属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利用国产立体定向框架成功完成1例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术。患者张某,春节期间打麻将时出现手指麻木,继而迅速出现意识不清、呕吐胃内容物等症状,由120送至就近医院急诊科,颅脑CT提示“脑干出血”,后转至威海市立医院临港院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由该院神经外科王亮主任医师带领马芳州主治医师、郑鲲鹏主治医师,对患者行立体定向框架引导下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术,该技术是烟威地区首例立体定向框架引导下脑干出血穿刺引流术。手术过程顺利,术中抽吸出暗黑色血肿约5ml。术后患者至临港院区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给予2次血肿腔尿激酶注入,术后1周复查血肿引流干净彻底。

立体定向手术的开展为患者带来更微创更精准的治疗手段。目前,威海市立医院神经外科已常规开展多种立体定向手术,如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立体定向颅内血肿穿刺引流等,均取得良好效果。该例脑干出血患者采用后颅窝经小脑-脑桥臂穿刺路径,穿刺路径设置相对复杂,体位摆放要求高,且框架限制穿刺角度,相较于传统前额部穿刺手术更为复杂,难度更高,需要医生熟练掌握立体定向框架的特殊应用。烟威地区首例立体定向框架引导下脑干出血穿刺的成功开展,标志威海区域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技术的又一进步,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马芳州 文/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