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资讯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贸网资讯,日本两大车企本田(Honda)与日产(Nissan)的合并谈判最终破裂,原因不仅仅是本田想让日产变成子公司,还有一个同样“难以接受”的条件——本田要求日产彻底放弃e-Power混动技术,改用本田的混动系统。


(图片来源:彭博社)

据《读卖新闻》报道,本田在谈判中明确表示,日产必须放弃其核心混动技术e-Power,并采用本田的混动系统。消息人士向《汽车新闻》透露,这一要求让日产研发高层难以接受,毕竟日产已经在这项技术上砸下超过20亿美元。

“这根本就是一场技术与自尊的碰撞。”该人士表示。

最终,双方在2月12日宣布正式终止合并计划,这场可能打造全球第三大汽车集团的交易就此告吹。

不过,这笔交易可能还有转机——本田暗示,如果日产首席执行官内田诚(Makoto Uchida)离职,双方可以重新开启谈判。

e-Power:日产的电气化王牌,但在美国不吃香?

e-Power是日产电气化战略的核心支柱。自2016年底在日本推出以来,这套增程式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电机驱动车轮,汽油发动机仅用于给电池充电,而非直接提供动力。

目前,日产在欧洲和亚洲的多款车型上搭载了e-Power,但美国市场至今没有引入。

原因很现实——e-Power在高速状态下的燃油经济性表现不佳,而美国消费者习惯高速驾驶,导致这项技术在北美市场的适用性存疑。此外,e-Power更适合小型车,但由于制造成本较高,很难被价格敏感的消费者接受。

“e-Power是专门针对日本市场开发的,因为这里的道路以低速拥堵路况为主。”知情人士表示,“在日本,时速60英里(约96公里)已经算是‘高速’了。”

不过,日产方面表示,这些问题已经在第三代e-Power上得到优化,新系统在高速工况下的燃油经济性更高,并计划在2027年初搭载于全新一代Rogue(国内奇骏)紧凑型SUV,正式进入美国市场。

将e-Power引入日产在美销量最高的车型,不仅能提升技术影响力,还能通过大规模生产摊薄研发成本,从而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日产急需混动,Rogue销售下滑成警钟

对于日产来说,e-Power版Rogue的到来可以说是“亡羊补牢”。

目前,日产是美国市场唯一一家没有轻混(MHEV)或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车型的主要车企。这一缺口,直接影响了公司的营收表现。

2023年10月至12月,日产全球零售销量下滑2.2%,仅交付80.1万辆,同期净亏损141亿日元(约9280万美元)。

数据显示,2023年美国市场混动车和插电式混动车的注册量已占12%,相比2022年的9.4%大幅提升。尤其是在紧凑型SUV这一关键细分市场,混动车型的竞争力愈发明显。

以本田CR-V混动版和丰田RAV4混动版为例,它们的畅销直接挤压了日产Rogue的市场份额,导致Rogue销量下滑9.5%。

更糟糕的是,去年有16%的Rogue车主在换购时选择了混动车,而这些客户大概率流向了本田和丰田的阵营。

很明显,如果日产再不推出混动版Rogue,市场份额恐怕会继续被蚕食。

本田-日产合并:一场围绕“谁听谁的”的较量

从这次谈判破裂的细节来看,本田的姿态明显强势,不仅要日产变成子公司,还要对日产的技术路线指手画脚。这不仅让日产高管难以接受,也让外界看到,这场“联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合作。

但日产自身也面临困境,尤其是在北美市场的竞争压力日益增加,混动产品短缺已成为生存问题。如果本田真的借日产管理层调整之机重启合并谈判,日产是否会妥协?e-Power又能否保住?这些问题,恐怕才是日产未来的真正挑战。

(编译:全球汽贸网 Yang)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