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时节,随着气温稳步回升,大棚果蔬进入生长黄金期。在肥城市桃园镇各村大棚内,农户们正抢抓农时,加紧管护,为新一年的丰产增收打好基础。
走进肥城中持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的蔬菜大棚,暖意与果蔬清香扑面而来,甜瓜、西瓜、辣椒、莴笋、芹菜等各类优质果蔬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给甜瓜、西瓜、辣椒等作物打杈、吊秧、绑蔓,确保养分能集中供应给主茎和果实,让植株茁壮成长。
这几天,工人赵春英每天都“泡”在大棚里,密切关注着果蔬生长状况,精准调控棚内温度、湿度和光照,为果蔬营造最理想的自然生长环境。目前,甜瓜、西瓜、辣椒等作物已进入开花期,预计3月底到5月份陆续成熟上市,一朵朵小黄花点缀在翠绿的枝叶间,预示着丰收在望。
设施农业的发展,让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前鲁村温室大棚里,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西红柿“簇拥”在深绿的叶片间。农户们穿梭其中给西红柿植株进行修剪、打理。据种植户白长慧介绍,相较于其他蔬菜品种,西红柿有着易管理的显著优势,平均亩产可达1.5万斤,预计三月初就能抢先上市。通过科学的管护措施,今年的西红柿产量和品质有望进一步提升,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小小的马铃薯也成为了增收致富的“金种子”。在营里村,农户们正忙着给各个大棚“通风换气”,棚内马铃薯植株健壮,叶片宽大厚实,展示出薯苗旺盛的生命力。
近年来,桃园镇依托农业强镇优势,在保障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产量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大棚作物种植,不断提升土地产出效益,真正实现土地与农民的双赢。未来,桃园镇将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拓宽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设施农业向高效、特色迈进,让这片土地成为农民致富的沃土,结出更多乡村振兴的甜美果实。
(大众新闻记者 曹儒峰 通讯员 纪宗玉 王君瑶)
(大众日报及大众新闻客户端欢迎各界投稿,提供线索,包括文字、照片、短视频,文字投稿务必配上照片、短视频。泰安新闻素材请投大众日报泰安记者站电子邮箱dzrbta@126.com,热线电话:05388011909。来稿请务必注明作者、手机,以便进一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