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新学期的列车即将发车

准备好一起开启

活力满满的旅程了吗?

快来收下这份开学秘籍

保准你能量满格

火力全开迎接新学期!✨


开学前的准备

临近开学要做好哪些准备?

怎样更好调整身心?

4条开学“收心”建议

第一步:完成作业 温故知新

自主检查作业是否完成,对于没做完的作业,要合理安排时间,按时完成。

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适当进行复习和预习。

对新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做一个大致的浏览和了解,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以便更好地适应新学期的到来。

第二步:调整心态 恢复作息

逐渐恢复上学期间的作息时间,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和外出活动。

早睡早起,外出活动也要尽量向在校上课时的安排靠拢。

上午8-11点是学校的上课时间,不要过分沉迷于游戏娱乐,最好静下心来读读书。


第三步:放松身心 适当充电

⭐周末适当放松一下身心,建议选择节奏相对比较舒缓的行程。如做运动、逛公园或看纪录片等。这样有助于恢复平日规范、周末放松的张弛有度的状态。

提前购买课外阅读书籍和必要的学习用品,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第四步:做好计划 明确目标

拟定新学期计划,完成从假期到开学的“模式转换”工作。把新学期要读哪些书籍、需要重点提高哪些学科成绩、家长怎样配合等内容一一纳入学习计划。

下决心严格执行。定期复盘,看看哪些目标实现了,哪些任务没做好,不断完善,争取实现最终目标。


避免这4个“收心误区”!

开学前,家长在帮助孩子“收心”的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下面这些误区:

不搞“急刹车”:凡事都有过程,调整状态不可能一步到位,作息要慢慢调整,学习要慢慢增量,孩子才能慢慢适应。

不搞“一刀切”:不要强行取消孩子的所有娱乐活动,这会让孩子产生抵触、逆反情绪,请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孩子共同商量如何调整状态。

不搞“填鸭术”:开学前后,孩子会有一段过渡适应期,家长别给孩子制造太大压力,多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不搞“放风筝”:无论何时,家长都不能对孩子撒手不管。家长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多少时间和精力,最终都会在孩子身上一一体现出来。


健康小提示

甩掉“开学综合征”

情绪波动、精神不振、失眠、食欲不振……这些可能是“开学综合征”的信号!

摆脱“开学综合征”三大法宝

重建规律生活,切断“假期综合征”根源

调节生物钟: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和午休,千万不要再昼夜颠倒,让生物钟回归正常。

心理调整: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已经准备好迎接新的学习挑战。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心情,缓解焦虑情绪。

合理饮食:饮食中增加色氨酸(如牛奶、香蕉)和维生素B族食物,减少糖分,这有助于缓解焦虑。

补充营养:针对性地补充维生素A、C、E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帮助恢复体力和精力。

适量运动:保持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慢跑、游泳等,每次30-45分钟左右。也可以进行肌肉力量练习和柔韧性训练,提高身体机能,缓解疲惫感。

心理调适四步法

电子戒断:逐步减少电子设备使用,可用音频故事或其他活动替代视频娱乐;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

认知唤醒:逐步延长每日学习时间,恢复学习耐受力。写下对新学期的憧憬,增强积极情绪。

环境过渡:进行开学前的仪式性活动,如提前整理书包,准备校服和文具,布置学习区,在书桌上放置特定香氛等。

社交预热:与同学、朋友们多进行互动、听音乐、打球等,也可提前为好友准备一些开学的小礼物或卡片。

放松身心的小技巧

蝴蝶拍:通过双臂交叉轻拍肩膀,能降低精神压力,提升心理复原力。

4-7-8呼吸法:吸气4秒→屏息7秒→呼气8秒……通过如此循环的吸气和呼气,可以放松身心,缓解焦虑情绪。

想象放松法:闭上眼睛,想象一个愉快的场景,如蓝天白云或大海沙滩,沉浸其中5-10分钟,帮助身心放松。


告别近视与肥胖

假期的放松生活,可能让不少同学变成了“小胖墩”或“小眼镜”。如何摆脱这些烦恼呢?

增加户外阳光运动,让运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科学搭配膳食,保障营养均衡。减少零食摄入,确保健康饮食,遵循“少盐、少油、少添加糖”原则。

定期进行视力监测,及时建立档案,必要时进行远视储备和散瞳检测。适时调整学习桌椅的高度,营造良好的视觉环境。

⭐预防近视要做到“三个一”:

胸离桌子一拳,

眼离书本一尺,

手离笔尖一寸。

传染病防控不松懈

一旦发现有发热、呕吐和腹泻等症状,要及时进行排查,避免带病上课。

对重点区域消毒,室内保证每日通风2-3次。多了解常见传染病的相关知识。

开学前,应尽量避免前往空气不流通、人群密集的场所。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务必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新学期,新面貌

让我们带着青春活力和冲劲

在知识的宇宙里尽情遨游

在校园的舞台上肆意绽放

向着更好的自己一路狂飙

元气少年们,冲鸭!

来源 新甘肃


往期推荐 ●●

// 1

// 2

// 3

编辑丨陈 宁 责编丨苏琳喜

审核丨张大勇

获取最及时、最全面、最权威的甘南新闻,带您了解最新的甘南动态!您还可以通过2455038805@qq.com邮箱向我们投稿,欢迎您的参与!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