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江苏省教育厅统一部署,全省义务教育学校从今年春季新学期开始落实15分钟课间时长。像重视课堂一样重视课间,5分钟的“微改革”营造一个更加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多点欢乐。



实施课间15分钟并非江苏省个例,广州、浙江、湖南等地的一些中小学也同样从2025年春季学期开始延长课间时长。追根溯源,课间延长至15分钟是为了消除“课间静悄悄”的现象。一些学校出于安全考虑,让课间开启了“静音模式”,学生们只能接水、上洗手间;也有些学校存在拖堂与提前上课的情况,学生们步履匆匆地前往洗手间,在紧张的学习节奏里难以放松身心。有了课间15分钟的适度留白,既能使学生们在课间活动里防控近视,也能让校园生活节奏更加张弛有度。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课间和课堂、休息和学习,是同一问题的两面,劳逸结合不仅符合孩子的天性,而且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5分钟虽短,却也折射出教育正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许多学校在保证上下学时间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调整课时结构、推出丰富多彩的活动安排,使课间成为学生进行有益社交及适量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让孩子们身上有汗、眼里有光。



作息表“上新”只是改变的开始,课间15分钟的关键在于如何落实,根本上则是教育理念的变化。不少学校将课间的创新工作提上日程: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丢沙包、踢毽子、翻花绳……这些欢乐在校园里重新绽放;南京市雨花外国语小学把“金陵十三座城门”按照合理的路线设置在校园内,每到一处城门就开展相应的南京民间传统游戏;南京市南站小学为低年级孩子打造地面游戏和涂鸦区,中高年级区域设立的棋类桌、创客角也很受欢迎;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善水湾分校以“善·玩”为主题,让孩子们自主设计课间游戏……教育理念的升级让孩子们能在课间尽情“撒欢”、快乐成长。



在课间“有得玩”的基础上,如何让课间更“玩得好”?许多学校都面临活动场地少的问题,这就需要学校主动“挖潜”,因地制宜复合利用阅览室、报告厅等场地来拓展互动空间;除了乒乓球、跳绳等体育活动和跳房子、翻花绳等趣味游戏,部分学校还支持各班级“定制式”方案,让课间活动更具“新鲜感”。无论是挖掘空间,还是创新活动,最终目的都是引导孩子们走出教室、拥抱阳光、快乐活动,享受充满活力的校园生活。



课间15分钟,营造出张弛有度的学习节奏,带来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助力一株株“幼苗”茁壮成长。曾经“安静的课间十分钟”,正重新响起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来源:金陵微雨花、雨花教育发布

制作:李海潮

审核:方玉春

发布:侯建强

联合出品:

南京报业集团江豚新闻融媒体中心

南京电视台牛咔视频《新魅力校园》栏目组

江苏教育频道《名校名家行》栏目组

本平台及网站发布内容,由江苏新魅力校园融媒体中心原创或者甲方授权,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如若发现我们的内容使用了第三方素材,请权利人联系我们洽谈授权或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