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已在京公布,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探索城乡养老公共服务的做法,经过全国征集、地方推荐、初审、专家评审、社会公示等环节最终入选,成为全国25个入选案例之一。
中阳县隶属于吕梁市,辖5镇1乡88个行政村(社区),常住人口13万余人。
中阳县县长孙燕飞介绍,近年来,中阳县始终把养老服务作为一项基础性、普惠性的民生工程来抓,以改革创新的思维和办法,实施城乡养老公共服务“千万养怡助老”项目,探索出一条城乡协同、分层分类、全面覆盖、持续发展的城乡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针对老年人“吃饭贵、做饭难、跑腿累”等问题,中阳县坚持公益定位,为全县70岁以上老年人和寡孤残等人群提供以用餐服务为重点的养老公共服务。
目前,中阳县在社区、较大行政村根据实际建成了59个日间照料中心(老年食堂),配备了健身器材、床位、全自动洗衣机、棋牌桌等设施设备,实现了老年人餐饮、洗衣、休闲娱乐“一站式”养老服务;一般行政村和较大自然村打造幸福小院,为群众提供餐饮、洗衣、休闲娱乐服务。
图为中阳县武家庄镇刘家圪垛村日间照料中心餐厅
在行政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不到的自然村,特别是居住分散、距离偏远的自然村,中阳县选择热心公益、干净卫生的农户打造了34个“好邻居助老小院”,每个小院一次性补贴5000元,配备灶餐用具设施,每年补贴水电费1000元,按服务对象每人每天7元的标准给予农户食材补贴,同时设置养老护理员岗位,既为在村农户提供了就业渠道,又破解了养老服务“最后一米”的难题。
以龙家庄自然村62岁村民贺虎兰为例,她家被选为村里的“好邻居助老小院”。作为养老护理员,她负责5名老人的用餐服务,每月还能领到1800元的养老护理员公益岗工资。
在为70岁以上老人提供服务的基础上,行政村、自然村养老服务机构考虑散居特困供养人员、低收入家庭、重点优抚对象、困境儿童、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以及其他特殊情况,探索推进用餐全覆盖服务,由个人向村提出申请,村两委审核同意并公示无异议,报乡镇审核确认后,由乡镇汇总报县民政局备案纳入补贴范围,享受70周岁以上老年人同等补贴标准和用餐标准,进一步减轻弱势群体生活负担。
中阳县结合实际制定了老百姓能接受的收费标准(午餐不高于4元、晚餐不高于3元)。对于个别没有收入的老年人,积极引导子女履行赡养义务,通过按月按季缴费或用自种农产品按市价折抵等方式,支付老年人就餐费用。
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资金从何而来?孙燕飞说,中阳县实行政府投一点、集体补一点、个人出一点、子女交一点、社会捐一点“五个一点”拓宽养老服务筹资渠道。
中阳县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资金,定期通过大数据平台统计就餐人数和类别进行数据汇总,精准投放运营补贴、就餐补贴和取暖补贴,为持续稳定运营托底。
各行政村充分利用在脱贫攻坚过程中实施的光伏扶贫项目,合理使用行政村光伏电站收益,侧重用于解决一般户养老护理员岗位工资、养老服务设施维护及水电费缴纳。
此外,中阳县通过开展养老募捐义演、表彰养老捐赠企业、设置尊老敬老光荣榜等多种形式,动员社会力量捐赠助老,各村、助餐机构先后收到近280万元捐款捐物。
图为中阳县宁乡镇郝家岭村“千万养怡”幸福助老捐赠仪式
截至目前,中阳县有88个行政村(社区)的老年人享受到助餐助洁和托养康养等服务,日均服务老年人达4000余人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司原副司长郝福庆表示,中阳县实施城乡养老公共服务“千万养怡助老”项目,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城乡协同、全面覆盖,狠抓基层养老服务扩面、提质、增效,全方位提升广大群众养老服务满意度、幸福感,对于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具有借鉴意义。
图为中阳县道棠村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庆祝生日
中阳县县委书记王峰说,下一步,中阳县将聚焦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完善新时代养老服务体系,在目前助餐、助洁服务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助浴、助医、助急和探访关爱等服务,提高养老服务的整体水平。同时,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加强护理员和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特别是对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料,推动养老服务向市场化、专业化方向发展。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的美好愿景变成现实的幸福图景。
据悉,2024年度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由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民政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发起征集,25个入选案例覆盖东中西部19个省份,涉及农村医疗、养老、教育和文体等多个领域,具有很好的区域代表性、模式先进性和经验可推广性。
原标题:山西中阳:实施千万养怡助老项目 探索破解现代养老服务难题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