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融媒2月20日(记者 赵竹建 摄影 李刚)20日上午,“三核引领 烟台担当”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四场举行,烟台市民政局详细介绍了2024年全市民政事业发展的显著成就,并公布了2025年的重点工作计划。据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徐忠介绍,2025年烟台将打造20家失智照护机构和护理型示范机构,建设不少于2600张“家庭养老床位”。


回顾2024年,烟台市民政局在老龄和养老服务事业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实施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成功为老年人提供了包括安心居家、爱心助浴、暖心过冬等在内的“五心”服务。据统计,全年新增护理型床位1480张,安装智能监测设备3969户,提供“暖心过冬”床位1367张,全市市民社区食堂等老年助餐点达到786个,日均助老服务达2万多人次。这些实实在在的数字背后,是烟台市民政局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切实提升。

在基本民生兜底保障方面,通过“大数据+铁脚板”的方式,实现了低收入人口的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截至2024年底,全市共有低保对象6.4万人,特困人员2.4万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3.2万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8.1万人,孤困儿童2081人。全年新增低保对象4953人,为重残重病等特殊困难群体主动帮办救助申请394件,实施临时救助4458人次。

公益慈善事业也是烟台市民政局2024年的工作亮点之一。全市新增慈善组织29处,增长78%;新增社区基金212支,增长163%,社区基金总数达到342支,募集资金1210万元,开展服务项目150多个,受益群众达21万人次。

便民惠民服务方面,烟台全面实施婚姻登记“跨省通办”和节假日开放政策,为群众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婚姻登记服务。同时,还全面实施基本殡葬服务免费政策,为群众减免费用7800余万元。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减轻了群众的负担,也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5年,烟台市民政局将聚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擦亮慈善城市品牌、规范社会事务管理、兜牢民生底线和服务社会治理等五大方面,持续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其中,将打造20家失智照护机构和护理型示范机构,建设不少于2600张“家庭养老床位”,提供居家上门服务不少于4800人次;同时,还将年均新增慈善组织15%以上,培育精品慈善项目30个以上,让慈善事业成为烟台的一张亮丽名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