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2025年全省民政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2025年目标任务。会议认为,过去一年,全省民政系统凝心聚力、顶压前行、笃行实干、攻坚克难,圆满交出了“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满意答卷。

一是全力推进社会救助提质增效。制发《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有效衔接机制》《贵州省社会救助工作近亲属登记备案管理暂行办法》《贵州省刚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办法》。修改《贵州省最低生活保障审核确认办法》,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更加完善。全省城乡低保平均标准分别按6%、12%的增幅提高到778元/月、6818元/年,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平均标准提高到1061元/月。全面完成城乡低保年度核查,全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24.7万人、特困人员12万人,实施临时救助21万人次。中央财政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总量101.9亿元。春节期间,共向240万城乡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发放一次性春节慰问补贴2.4亿元。国庆前夕,向全省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3.25亿元,传递党和政府的关心关怀。按照“每个市(州)一个试点”方式,探索推进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政策和防止返贫帮扶政策衔接试点工作。出台服务类救助指导意见,推动社会救助由以“物质”为主向“物质+服务+精神”方面拓展。全省共将137.8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和44.4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纳入低保或特困范围,牢牢守住了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二是大力推进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制发《贵州省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职责》《贵州省老龄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大力推进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服务三大支撑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底,《“十四五”贵州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设定的13项指标中有8项提前完成。大力推进标准化养老机构建设。顺利完成20个标准化养老机构提质改造工作。提升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启动2.46万户、完成7801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建成社区老年助餐点103个,新增投入运营社区养老服务站412个。获得超长期特别国债1亿元用于补贴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全省累计领取适老化消费券3.28万人次,补贴产品3.06万件,核销1.046亿元。加强老年人关心关爱。制发《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工作机制》。

三是持续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和儿童福利保障工作。着力提高特殊儿童保障水平。集中养育孤儿和社会散居孤儿基本生活最低养育标准每人每月提高100元,分别达到1900元/人·月、1400元/人·月。落实资金0.9亿元,推进5个市(州)级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项目建设。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心关爱服务。会同17部门制发《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实施精神素养提升等五大行动,不断提高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服务保障水平。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若干措施》。下拨基层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资金2500万元,支持各地“儿童之家”建设,引导社会资金3235万元,实施助学、助医和“童伴妈妈”等项目,惠及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和困境儿童3.9万人。

四是全面抓好社会事务专项工作。推动修订《贵州省殡葬管理条例》,配合市场监管、发改部门出台《贵州省殡葬行业经营者价格行为合规指引》,制发公墓备案跟踪监管工作相关制度,规范殡葬管理服务。下拨省级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以奖代补资金7500万元,支持69个县(市、区)建设农村公益性公墓或提质改造。开展“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全省共救助各类临时遇困人员7917人次。贵阳市、遵义市、黔南州三地成功入选全国救助管理区域性中心试点单位。累计向34.1万困难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5.6亿元,向39.5万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4.4亿元。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工作,推进“精康融合行动”覆盖60个县,累计服务1.01万人次,申报盘州市为全国精神障碍社区康复试点地区。持续推进婚姻登记,全省共办理结婚登记26.26万对。加强区划地名管理,推动出台《贵州省地名管理办法》。编纂出版《贵州省行政区划简册》。持续开展“乡村著名行动”,采集上图地名和兴趣点信息50623条。加强“名系贵州·记忆乡愁”地名文化公益宣传。加强“平安边界”建设。开展行政区域界线处理工作。

五是大力发展社会组织和慈善公益事业。规范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贵州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7个,较上年增长134.7%。筹集下拨福彩公益金200万元,支持13个市(州)、县(市)试点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及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项目。全省动员引导600家各级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投入资金4.02亿元,实施项目800余个,受益人数215.7万人次。组织开展“职引未来、青春绽放”“服务民生·金秋送岗”等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会392场,帮助7256余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见习。大力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推动颁布实施《贵州省慈善条例》,在全国率先出台《省民政厅关于大力发展互联网慈善的指导意见》。广泛开展“中华慈善日”“贵州慈善周”宣传活动。培育发展慈善力量,全省慈善组织达330家,今年以来募捐款物17.4亿元,其中互联网募捐1.84亿元。大力发展社区慈善,培育社区基金138个。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有效衔接,直接救助困难群众的慈善款物5.67亿元,投入2009万元在易地搬迁安置区实施公益项目93个。推进“阳光慈善”建设,提高慈善公信力。规范加强福利彩票发行管理,2024年全省销售福利彩票38.68亿元,筹集福彩公益金12.15亿元,销量和筹集公益金均创历史同期新高。

会议要求,下一步,要更加注重服务中心大局、统筹均衡发展、补齐制度短板、凝聚多方力量、夯实基层基础。要坚持以“大爱民政·温暖黔行”为主线牵引,加力提升老龄工作和养老服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治理等工作水平,全力推动民政事业实现新发展、开创新局面、取得新突破。要大力实施铸牢忠诚、狠抓落实、润心聚力、作风深化、风险防范五大行动,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民政干部队伍,护航全省民政事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贵州省民政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