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是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围绕老年人生活照料、社会交往、文化娱乐和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养老服务。与上海其他区不同的是,崇明区地广人稀,很大一部分老人居住在乡野田园,与此同时崇明区老龄化趋势日益加剧。面对不断增长的养老需求,家门口养老服站成了崇明老人的好去处。
敞亮的会客厅里,老人们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聊天拉家常,或围坐一桌打牌下棋,或并肩观看电视剧,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份惬意与年味。小小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仿佛是一个“温馨港湾”,让老人们感受到了来自家庭之外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这是春节期间发生在堡镇玉屏社区家门口养老服务站的情景,而在崇明区,像这样的情景每个乡镇都在发生。
自2023年以来,崇明区民政局以“微日托”“微助餐”“微健康”“微顾问”“微社交”“微生活”六“微”为基本,融入“一老一小一残”等元素,大力推进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建设。目前,崇明区已建成27个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并投入使用。触手可及的家门口养老模式,把党和政府的温暖真正送到群众身边。
崇明区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遍布全区18个乡镇,设置点位以村居较多。这些服务站有的从活动室延伸而来,将有限资源发挥到极致;有的则是废旧仓库的华丽转身,变废为宝,成为老年人聚在一起的港湾。崇明区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在选址时十分注重服务的便捷性和可及性,大多位于老年人居住密集的区域,步行几分钟即可到达,极大地方便了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崇明区因地制宜,通过合理的选址,盘活各类养老服务资源,将更加便捷的服务精准地送至每一位老人身边,打通了政策和服务上门的最后一公里。
崇明区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注重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和全面性。从助餐点到活动室,从智慧健康驿站到老年认知障碍康复服务,这些家门口养老服务站集休闲休憩、助老助残、便民服务、科普医疗、养老顾问等功能于一体,为老年人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在港沿镇合兴村,由原老年活动室改造而成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自去年8月启动以来,迅速成为村中老年人的网红打卡地。服务站建筑面积约475平方米,内设欢乐小屋、脑健康公益服务站、爱心小屋等多个功能区域,能够为老人提供多样化的服务,老人们在这里还可以参加健身操、手工编织等主题活动。
在崇明,很多建在村里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都将村居卫生室纳入其中,实现了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无缝对接。老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医疗服务,还能通过健康讲座等活动提高自我保健意识。这种将卫生室与活动室紧密结合的模式,深受老人们的欢迎和赞誉。没有卫生室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也会配置健康小屋,健康小屋整合了智慧健康驿站、老年认知障碍、康复辅具租赁、适老化改造等服务资源,老人们可以通过健康小屋里的智能设备完成体脂、血压、血氧、血糖等多项健康检测。
崇明区的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始终秉持“便民、贴心、暖心”的服务理念,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更好地服务社区和村居的老年人,养老服务站每月定期举办涵盖不同服务的便民集市活动,集中时间段为老年人提供理发、义诊、小家电维修服务。除此之外,便民集市还提供磨刀修伞、缝衣补鞋、美食烘焙、代购物品、政策咨询等各类便民服务,吸引了周边老年人定期来参加集市活动。
未来,崇明区将继续以老人日常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新的助老服务,并持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同时,还将加强与各方合作,共同推进医养结合、智慧养老、老年娱乐项目等入驻家门口养老服务站,在为老年人提供基础保障的同时,也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一抹亮色。
上过央视、可以撸猫,徐汇的这家为老服务中心太全面了
“老有乐养”不是梦,这里的老人找到了幸福养老密码→
一站式、家门口、零距离,这个养老服务站功能全
老年人幸福生活“新据点”:看病、体检、用餐、锻炼,一站都搞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