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有一半是被饿死的?

日本著名军事历史学家藤原彰在其著作《饿死的英灵们》中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的230万日本军人有一半以上的人都不是战死,而是饿死的,主要原因是后勤供给断绝,士兵患上了战争营养失调症而死亡。



藤原彰 著作《饿死的英灵们》

后勤保障对于任何一支作战部队而言都是重中之重,战争中,永远都是外行谈兵力,内行谈后勤。

日本侵华时期,其后勤保障的真实状况究竟如何?普通日军士兵的一日三餐、战时的饮食如何保障、日军给养官的职责及工作内容、相关的条例等。只有把这些最基础的日军保障体系的“运行规则”及具体实施搞清楚,才能有据可依的解读与之关联的后勤辎重、作战、资源掠夺等问题。

《1940年关东军经理部给养官档案》

《1940年关东军经理部给养官档案》,为1940年日本关东军经理部编写、配发下属部队,

作为实际执行的标准、准则。

档案为日军关东军军方档案,较系统全面的介绍了部队给养官所需掌握、执行的人、畜饮食相关的方方面面的各类事项。大致方针计划、小到米饭的做法、羊肉的蒸煮,林林总总事无巨细。含:命令、通牒、条例、介绍说明等。可以说,是当时关东军经理部汇集军医部等各路“精英”所编撰而成的研究成果汇编。



《1940年关东军经理部给养官档案》书影

●《關東軍炊事調理指導要綱》



《關東軍炊事調理指導要綱》

《關東軍炊事調理指導要綱》:由粮秣主任将校、经理部及军医部将校共同努力(研究)反复试验、制定的本实施方案,作为在满部队炊事烹饪的讲习指导,重点是利用现有材料自制简单食物、制作便于携带的热食,病患饮食及传染病、食物中毒的预防、给养知识等。用以改善粮食给养、烹饪技术的提高。(大意)

分类讲述:战用补给情况下的各类食物烹饪法、简易食物制作法(馄饨、中国馒头、豆腐等)、利用满蒙现有食材制作法、酷寒酷暑环境下烹饪法、特殊主食烹饪法(高粱饭、小米饭、玉米饭、野菜饭等)、残渣剩饭等废弃物再利用的烹饪法、野战给养器材的使用方法(炊事车、沸水车等)、野菜的冬季贮藏方法、制作预算的要领(作战行动时的预算、祝祭日预算等) 、医患食物烹饪法、根据携带燃料的烹饪法,,,

●《调理通则》



烹饪的目的

【食品制作类】

●日军的八大“菜系”



日军的军队调理法“八大系”

日军调理(烹饪)法“八大系”分为:

1 饭类 ,主食 :米麦饭、胚芽米饭、玄米饭、大豆饭等/副食(杂饭-类似盖浇饭):五目饭、肉饭、炒饭等。

2 汁物类:味噌、酱油、盐汁。

3煮物:短时间(盐煮、酱油煮)长时间(味噌煮、水煮)

4烧キ物:直接/间接 照烧、味噌烧,天火烧

5扬ク物(衣式/空扬式)-油榨,干炸 粉炸

6:醡物 (二杯醡/果菜/野菜)-凉拌菜

7:和物 :衣式/调味式

8 蒸物 -强热式(蒸肉、蒸鱼)/中热式(茶碗蒸、馒头等)

●日军的科研成果--煮饭不糊法



主食炊饭法的改善研究

《主食炊饭法的改善研究》:根据1931年配发的陆普第3759号 军队调理法中的 主食炊饭法,各部队根据情况加以改进。

目标:1烧饭不糊 2 脂肪食嗜好投合法 3 省柴省炭 4温食给予

●满蒙特产:羊肉的野战做法-“成吉思汗锅”



羊肉的野战做法-“成吉思汗锅”



羊肉的野战做法-炸羊肉

【食品安全类】

●预防食物中毒



《中毒相关参考》



通常食物中毒容易发生的场合



《野菜果实类消毒液的制作方法》

【食品营养学】



谷类及其制品



蛋类、动物乳类

关东军给养饮食标准



“营内食”标准



◆日军将供给区域划分为:关东州、甲、乙、丙地区。



◆战时给养标准



命令、文件、通牒类

◆日军的“现地自活主义“”---以战养战,以占据地的资源来满足日军的给养



关东军参谋长通牒

1939年 关东军参谋长通牒:主产区灾害,杂粮混用



日军的“现地自活主义“”

◆1939年《畜类饲养及野菜栽培》通牒



档案全宗计五百余页,其后还介绍了会计科目(记账)办法(规则)、野战餐饮车的使用、粮秣的捆包、马粮配给。野菜的冬季贮藏,贮藏库的修筑,乃至日军的早餐种类搭配等等事项。

随同这部“日军饮食宝典”一起配发的还有一册日军军医部编撰的《各类食物营养成分表》,也不知道日军的厨夫在做饭时,是否会真的翻一翻,关注食物的营养成分。

从以上材料来看,日军所制定的“给养官”条例,大体还是科学合理的,然而再理想的想法,也需要有物质条件予以满足,辎重部队的输送才能够实现。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