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

延长上映至3月30日

据网络平台数据

18日

《哪吒之魔童闹海》累计票房(含预售)

超《头脑特工队2》票房成绩

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

进入全球票房榜前8


哪吒实在是太受欢迎了

电影中出现的仙家法宝

不少能在武汉博物馆里找到“同款”

今天,我们一起来盘

长得像哪吒的神将


滔滔江水上,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神将,与木舟上手持兵刃的白娘子和小青作战……

在武汉博物馆一楼古代瓷器展厅,清代粉彩《白蛇传》故事凤耳大地瓶上,粉彩纹饰绘有“断桥邂逅”“同船共渡”“水漫金山”“仕林祭塔”等《白蛇传》故事中的重要场景。



清代粉 彩《白蛇传》故事凤耳大地瓶。瓶颈处有脚踏风火轮、手持火尖枪的“哪吒”形象的神将 。 记者万建辉 摄

瓶颈处,水漫金山粉彩画面中,法海高坐金山寺门前,将许仙拦于身后,左右各有守护将士;寺外是白素贞借蟹兵蟹将,将长江水倒灌引发的洪水,救夫急切的白娘子和小青踏舟而行,与洪水之上一名神将决斗。这名神将是法海求来的天兵天将中的一员,形象酷似哪吒

由此可见,清代,哪吒形象已深入民间,为人们喜闻乐见,本和哪吒没有关联的《白蛇传》故事,创作者硬是把哪吒也请了进来,参与推动故事发展。

寿星酷似无量仙翁

武汉博物馆里,一件明代牙雕寿星立雕,山石之上盘坐着一位寿星,高额长髯,手持书卷,神态安详。山石之下镂空雕有鹤、鹿、灵芝等元素。整件作品线条简洁,刀法圆润,酷似《哪吒2》中的反派角色“无量仙翁”


明代牙雕寿星立雕。记者万建辉 摄

影片中,“无量仙翁”以鹤发童颜之姿翩然登场,他面色红润,慈眉善目,最标志性的就是那高高隆起的额头,就像一个饱满的寿桃,看着就透着一股福气和长寿的意味。

影片成功塑造“无量仙翁”这样相貌与心性本质相矛盾的反派人物,证明中国神话在新时代的自我更新与活力。其形象是《封神演义》中“南极仙翁”(道教里的寿星)与“燃灯道人”的融合,是创作者对中国神话体系的一次深度解构与重构,暗合了当代神话叙事的创新需求,更折射出中国古典神话人物在漫长流传过程中的自我进化。

天元鼎原型是青铜鼎


《哪吒2》中出现的天元鼎。

“无量仙翁”的重量级法器天元鼎,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馆中可以找到原型文物——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

该文物出土于江西新干大洋洲商代遗址,斜折沿,方唇,口沿之上立双耳,耳上各卧一虎。它浅圆腹,虎形扁足,凸圆目,张口,露出三角形利齿。


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记者万建辉 摄

《哪吒2》中出现的天元鼎,整体造型借鉴了商周时期青铜鼎的扁球形腹和柱足设计,纹饰则融入了常见的饕餮纹和云雷纹,与眼前这件虎耳虎形扁足青铜鼎高度相似。

宴会上有商代器物



哪吒三岁生辰宴会上,出现了诸多商代典型器物,如觚和铙。

《哪吒2》中,李靖夫妇为哪吒举办三岁生辰宴会,出现了诸多商代典型器物,如宾客使用的觚与奏乐响亮的铙,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商代宴饮文化场景

觚是一种常见的饮酒器具,通常长身侈口,细长颈、腹部较窄,口、底部为喇叭状。这种造型不仅美观,还便于手持和倾倒酒液。

铙是我国最早使用的青铜打击乐器,流行于商代晚期,形状类似铃,开口较大,配备有中空的短柄以便于安装把手。



盘龙城遗址博物馆展出的觚和铙。记者万建辉 摄

这两样器物,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馆里有展出,小伙伴可前去探索。

龙纹与诸龙相似

观众对《哪吒2》龙族的各种“龙”的形象记忆犹新。在武汉博物馆,有一件“龙宫宝藏”——唐代龙纹玉佩,其龙的形象与片中龙族诸“龙”相像。

这枚龙纹玉佩绛白玉料,龙形昂首盘身,体态丰腴华美,遍体细密均匀鳞纹,仿佛身披龙族最坚不可摧的“万龙甲”,充满力量和威严。


武汉博物馆馆藏唐代龙纹玉佩。武汉博物馆供图

龙纹胆瓶神似敖丙的法器


武汉博物馆馆藏的清雍正青花海水白釉龙纹胆瓶,与《哪吒2》中敖丙的法器神似


这件胆瓶瓶身上,游龙施以白釉,与青花底形成鲜明对比,并以贴塑工艺附于瓶身,立体感尤强。

在以小口细颈的上部和垂珠滴露的下部相契合的胆瓶形态上,配以游龙于海的图案,将器物的形态与图案贴合得恰到好处,增添了海浪滔天、游龙翻腾的气势。

《哪吒2》持续热映中

除了N刷电影

不妨去武汉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

探寻剧外的精彩故事

EDITOR编辑部

出品 长江日报文旅事业部

文字 万建辉 通讯员 屈征

编辑 程佳怡

CONTACT US

发现更多好玩的我们


@长江日报旅游

@好玩武汉

@好玩武汉

@好玩武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