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晨,张元(化名)随着人流从地铁9号线丰台科技园站出来,然后再步行来到公司。
张元在一家航天公司工作,休息期间,她时常会站在公司八楼,俯瞰总部基地,干净的城市界面、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楼栋之间的绿化,让她觉得非常养眼,“这个片区的发展已经很成熟了,成为宜居宜业之城。”
经过30余年的蝶变,丰台科技园已经成为丰台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和科技创新的主战场、首都重要的产业功能区和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前沿阵地,更成为产城融合的典范。
如今,这片沃土上仍在发生着变化,高精尖产业继续集聚、“超级TOD示范区”的建设提出、央企中建东孚旗下的高端住宅中建·云境拉开大幕……
30余年蝶变,丰科园拥有两大千亿级、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中关村丰台园是中关村最早的“一区三园”之一,1991年批准成立,1992年正式启动建设;1994年,丰台园被纳入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
完成初期发展后,到了2002年,同国内大多数园区一样,丰台科技园也面临着产品雷同、竞争加剧的发展格局,必须另辟蹊径才能赢得先机。那一年,丰台科技园率先在全国提出了“总部经济”概念,聚焦产业价值链,建设总部基地。“总部经济”理念的提出,总部基地的建立,让丰台科技园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区域经济的发展,本质在于产业竞争。在过去30余年,丰台科技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产业集群,以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为核心、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医药健康四个百亿级产业集群为支撑的“2+4”高精尖产业体系。
据丰台区人民政府官网显示,以中国中铁、中国通号和交控科技等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企业150余家,以元六鸿远、海丰通航等为代表的航空航天企业110余家,产业链覆盖导弹、火箭、卫星、无人机等方面。而这其中,国央企总部企业不仅成为丰台科技园稳健发展的基石、经济增长的“顶梁柱”,也成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领头羊”,展现了“国家队”的实力和担当。
作为丰台科技园的核心区域,经过多年的发展,“总部基地跑出了产业的加速度,未来仍将紧跟城市发展步伐,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中关村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赵弘说。
也正是在“总部经济”效应的带动下,丰台科技园发展强劲、后劲十足。据丰台区人民政府官网显示,截至2024年3月份,丰台科技园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24家,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2366家。国家和市级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4家;国家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9家,国家和市级“小巨人”81家。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7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家。近五年获得市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技发明奖37个。丰台科技园聚集了丰台区近90%的高质量创新资源。
2024年,中关村丰台园创新活力持续迸发。净增国高新企业301家,培育引进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企业173家,实现全口径税收139.7亿元。引进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产业链企业72家,举办第二届中国商业航天发展大会,丰台卫星互联网产业园、北京低空技术创新园获高品质园区建设项目资金支持。首批推荐9家企业进入市政府引导基金储备项目库。以上数据来源于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政府网站。
如今的丰台科技园,面临新的战略发展机遇。2023年,丰台区提出,将在产城融合上实现新发展,打造以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丰台站、丽泽航站楼“三站一楼”为重点的“超级TOD示范区”规划建设。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概念源起上世纪90年代,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通过以轨道交通站点为核心进行片区一体化开发,打造集商业、商务、居住、生态、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片区中心。
“超级TOD示范区”的提出,无疑为接下来丰台区的发展增加新动能,为丰台科技园的未来增添无限可能。不久的将来,或许我们可以看到,丰台区将以此为中心成为北京重要交通枢纽、产业高地及内城新地标。而借助“超级TOD示范区”建设,依托交通大动脉下的资源集聚,丰台科技园也将实现另一个质的飞跃。
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策划研究所所长彭剑波表示,经过逾30年,丰台科技园实现了高质量的产城功能协同发展,如今又有TOD的加持,且区域内地铁线路越开越多。整体来看,丰台科技园是一个高质量的产城融合典范。
产城融合典范,丰科园由“园”进阶到“城”
早在几年前,刘莉(化名)便安家在了丰台科技园。问其安家此处原因,刘莉总结:城市界面干净,配套齐全,更重要的是生活有品质。
高精尖产业带来的是高质量人才在丰台科技园的集聚。据丰台区人民政府官网显示,截至2023年11月份,丰台科技园从业人员达到15.7万,其中研发人员2.7万人,占比达到了17%。
推进产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决定性因素。而产业人才的集聚,不仅仅是推动产业的发展,还有基础设施、商业配套、教育医疗资源、居住环境的快速提升与完善。
在交通上,目前区域内已经形成了三横、三纵、双轨道的立体交通路网。诸如四环线通达全北京,丰科路与万寿路南延线的相接也将南北打通。区域内更是双地铁加持,地铁9号线和房山线串联起南北产业高地。规划中的丽金线,南起东管头南站(房山线北起点),北至灵境胡同站,将丰台科技园、丽泽商务区和金融街串联起来。
值得关注的是,中建·云境恰好坐拥双轨交汇,距离9号线郭公庄站直线距离约300米。
中建·云境大门示意图。
在商业配套上,除了中建·云境南侧商业地块的自建底商外,项目周边生活圈有丰科万达广场、永旺梦乐城、花乡奥特莱斯等大型商业设施。在生态配套方面,项目周边步行可达的有世界公园、白盆窑公园等。
医疗配套方面,距离项目直线距离约2公里左右有大型三甲医院天坛医院,附近还有北京口腔医院,在教育配套方面,中建·云境北侧的北京第五实验学校(丰科校区),目前已经招生开学。据了解,该校是北京市统筹建设的“高起点、高品质、国际化、可持续”的特色优质学校,是一所集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的全日制公立学校。学校由北京十二中联合总校承办,教师队伍来自十二中联合总校以及丰台区重点学校的骨干教师。附近还有北京八中、二十一世纪实验幼儿园。此外,项目东侧规划约2万平方米教育用地,以及自身将配建约4000平方米幼儿园。
在居住氛围上,在中建·云境西侧,已经形成了中高端的居住氛围,周边有中海九号公馆、加来庄园、北京国际花园等别墅项目,项目东边不远处则有高端住宅小区首开华润城。
彭剑波表示,三十年磨一剑,目前的丰台科技园已经实现产城融合,已经是科技城了,实现了由“园”到“城”的迭变和跃升。
不负稀缺“全优生”资源,中建东孚打造TOP级产品
值得关注的是,在中建·云境之前,丰科板块曾断供三年,直至2023年三季度中建东孚等两大央企拿地。
2023年10月31日,丰台区地铁九号线郭公庄车辆段项目(三期)1518-621、629、627地块现场竞拍,吸引了中建东孚、中海、华润置地、金茂、大悦城、首开6家房企报名,但最终由中建东孚以75.9亿元摇号竞得。
在这片拥有稀缺“全优生”资源的版图上,中建东孚拿出了TOP级产品——中建·云境,为聚焦高端改善的云端系,展现出硬核产品力。
在细说中建·云境的产品之前,先说说中建东孚背后的中国建筑集团,是名声斐然、实力强劲的央企,是世界性地标建筑、超级工程的缔造者,更是工程品质的代言人。
据中国建筑官网介绍,在我国,中国建筑投资建设了90%以上300米以上摩天大楼、3/4重点机场、3/4卫星发射基地、1/3城市综合管廊、1/2核电站,每25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使用中国建筑建造的房子。
中建东孚作为中国建筑旗下的地产平台之一,势必在建筑打造上会承袭央企的品质基因。据了解,在丰科板块,中建东孚拿出的是TOP级作品云端系产品。
中建·云境聚焦高端改善人群的置业需求,以城市生长为设计灵感,极简线条勾勒,结合现代材料与技法,以“米白色金属竖向线条+四玻三腔窗户配置+香槟色铝板线条”的组合形式,打造奢雅气韵的美学建筑,让建筑整体视觉上高级、典雅。
而在园林设计上,中建·云境更是别出心裁,约7米高玻璃叠瀑流水,叠加云梯环绕,这种设计带来独特的视觉效果和体验,使得整个景观更加生动和有趣。
中建·云境园林示意图。
值得关注的是,中建·云境打造建筑面积约2600平方米的会所,其中包括约600平方米下沉式庭院,健身房、恒温泳池、茶吧等设施一应俱全,为京城精英人士提供了一个集品质、奢华、艺术与优雅于一体的理想生活空间。
中建·云境的会所极具品质感,大堂地面铺设着静谧雅致的棕色石材,天花则采用了优雅的弧形叠层设计,洽谈区以约17米发光云石墙背景墙造型为亮点,健身房空间采用温暖的运动地板与烟雨江南大理石柱面相结合,泳池底部再现了梵高的经典画作《星月夜》,卫生间采用宝格丽酒店大面积使用的宝格丽奢石,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对品质、奢华与艺术的极致追求。
中建·云境会所示意图。
中建·云境会所不仅是一次建筑设计的创新,更是对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重新定义了高阶生活的理想状态。
在产品上,经过20余次方案迭代后,中建·云境设计出了云幕平层产品,打造舒适型三居、改善型四居、奢享型四居三类产品,户型面积110-192平方米,使用率高达约80%-90%。
大尺度宽厅、定制收纳等设计,打造现代人居新标杆
以建筑面积约109平方米的三居室为例,整体采用LDKB一体化布局,多功能融合、达到空间高效利用;约5.35米的宽厅尺度,配以270°L形转角设计,实现超广角的景观视野,满足社交、生活、娱乐等多场景切换。
建筑面积约122平方米的四居户型,是经典“四叶草”格局,功能性与舒适性兼具,构建多场景生活聚场,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的PLUS四居,同样采用“四叶草”布局,不过约5m的大尺度宽厅,为居者提供了更充足的采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明亮的居住空间。
建筑面积约170平方米的云幕四居,双套房设计,满足多代同堂居住所需;约5.8m的宽厅,不仅拓宽了视觉边界,更将室外无垠景致引入室内,营造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而中西双厨,岛台餐桌一体,既满足了对美食的极致追求,又彰显了现代生活的优雅格调。
建筑面积约192平方米的户型,位于社区中间位置,三面环景;南向四面宽设计,让自然光与风景无界交融;建筑面积约60平方米的餐客一体空间,更是将空间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家庭聚餐还是宾客宴请,都能在此找到最合适的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中建·云境的臻装设计,现场样板间展示来看,从“美学、精工、智慧、科技收纳、空间”等多个维度设计。以建筑面积约122㎡的样板间为例,整体为意式现代风格,简约而不失奢华。
从配置上,四玻三腔的窗户配置,降低噪音、阻挡紫外线、能耗更低;铸铝复合定制门,防火防盗隔音保温;定制室内门,T型门设计门锁,防尘挡条减少噪音;星耀灰石材的客厅地面,给人以温暖、优雅和庄重的感觉,同时又不失雅致;电视背景墙为烟波瀚海纹理岩板,极具自然美感。
同时,全屋智能系统,一键操控;全屋中央空调,根据人体温度实时调节;新风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过滤后引入室内,确保室内氧气充足,满足人体健康需求。
更关键的是,建筑面积约122平方米户型对收纳功能进行升级,定制玄关柜、餐边柜、主卧衣柜、厨房橱柜、卫浴柜、家政柜等等,不仅可以提升居住空间的实用性和舒适度,还为业主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美观的居住环境。
而也正是中建东孚的用心打造产品,再配以区域产业、交通、配套等优势资源,让中建·云境一开盘便实现热销。
免责声明:本文对周边环境、政府规划、商业配套、教育配套、投资前景的介绍仅为提供相关信息,对此不作出任何承诺,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其补充协议、附件等书面文件为准。
文/段文平
校对 卢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