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经常感到身体沉重、疲倦无力,甚至出现口苦、腹胀、大便黏腻、面部出油、手脚心出汗、容易长痘痘......等症状?
这可能是湿热在作祟!中医认为,湿热的根源离不开肝和脾两个脏腑。
气血运行不畅时,脾虚运化失职时,会导致肝火与脾湿相结合,便形成了湿热。因此,湿热的根在于肝郁脾虚。
今天,邀请到广州公立三甲医院的施旭光主任,来给大家介绍一味寻常的中药,帮助调理一身杂症。需要的人点赞 转发 关注。
针对肝郁脾虚导致的湿热,中医调理的核心在于健脾疏肝、清肝火、祛湿热。而具备这些功效的中药,它就是——柴胡。
结合门诊案例分析:
49岁的李先生,因长期工作压力大,近一年来常感身体沉重,疲倦乏力,口苦口干,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情绪也变得烦躁不安。
刻诊发现李先生舌苔黄腻,脉弦滑,诊断为肝郁脾虚湿热症。
单用柴胡虽有一定效果,但搭配其他中药,效果更佳,于是开方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枳壳、茯苓、白术、黄芩、甘草。
- 以柴胡为君药,疏肝解郁;
- 白芍、枳壳为臣药,柔肝行气;
- 茯苓、白术为佐药,健脾祛湿;
- 黄芩、甘草为使药,清热调和。
全方共奏疏肝健脾、清热祛湿之效。
除了运用柴胡方剂,针对不同的病症表现,还能搭配其他中药进行调理:
一、湿热偏重,大便黏腻:+薏苡仁、泽泻,帮助排除体内湿热。
二、肝火旺盛,口苦烦躁:+龙胆草、栀子,清肝泻火。
三、脾虚明显,食欲不振:+党参、山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四、气滞血瘀,胸胁胀痛:+川芎、香附,行气活血。
中医提醒:只要配合中药调理,并且及时调整生活习惯,湿热是完全可以被赶走的,从而恢复身体健康。
但对于长时间肝郁脾虚的人来说,且伴其他病症,还需中医辨证论治,切勿私自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