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杨浦区“激发志愿活力,赋能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典型选树复评会在长白228街坊举行。

本次复评会充满创意与活力,通过现场路演和专家评审的方式,旨在挖掘出最具实效性、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志愿服务项目,助力基层治理,为杨浦志愿服务事业注入新的动力。


30多个项目、30余家单位……现场,来自社区、高校、区域单位及社会组织的负责人集聚于此,围绕“社区志愿力量”“社区空间营造”“社区治理推动”三个赛道展开讨论。

记者了解到,这些项目涵盖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人宠双向友好社区的打造,还是城市更新主题的讲述;无论是音乐、医学专业志愿者对弱势群体的关爱,还是大学生科技助老的创新实践……每一处细节都展现着志愿者们的热情与智慧。

居民自发成立的志愿服务团体,到底是怎样的一股力量?

由杨浦区妇女联合会推送的“公益妈妈”大联盟项目备受关注。记者了解到,自2019年起,该项目不断发掘社区中热爱公益的妈妈们,培育其自主开展多彩活动,吸引了众多亲子家庭参与到社区治理领域。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组建了16个公益妈妈社团,每个社团有一名公益妈妈带头人,她们拥有各自的项目品牌。同时,区党校社会发展教研室包艳老师为团队成员提供定期指导,12个街道的305个妇女之家则为团队成员提供活动空间。”“公益妈妈”大联盟项目负责人表示。


来自广远新村的“光之岩”青年志愿者服务团队,集聚了各行各业的能人。平时,“光之岩”的成员们是企业老总、法律顾问、学校老师、青年学生、地铁司机……而在社区,他们又化身青春行动的先锋队成员,发挥职业优势,把便民实惠的各类活动和项目送到居民身边。

32个月以来,这支社区年轻力量迎合居民需求,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为青少年搭建青春“Young”联盟平台、开设志愿服务品牌项目、创办青少年创意实践课堂,焕发基层治理“年轻态”……一位居民感慨地说,“是他们让老旧小区焕发了新的生机。”

如今,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已成为杨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为他们提供全方位服务,推动睦邻中心由“活动功能”向“治理功能”和“引领功能”拓展?

长海路街道“繁花驿站”给出了他们的探索答案。项目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长海路街道文化家园社区睦邻中心通过打造“繁花驿站”品牌,已孵化出“三个一”的“新”治理服务模式,即服务暖“新”融入一方群体、治理用“新”整合一批资源、党建育“新”带动一线志愿。“我们希望将睦邻中心打造成‘三新’群体的温馨之家,让他们生活得更有归属感和幸福感。”

当天,路演内容丰富多样,评审点评专业全面。据了解,本次复评会评审除“志愿杨浦”赋能工作室特邀的来自公益基金会、高校、社会组织等志愿服务领域的专家评委外,还有来自入围项目相关街道、委办、区域高校等单位的志愿服务工作负责人。现场,他们从针对性、实效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等多个维度为项目提出问题和建议,在为志愿服务工作助力赋能的同时,也为志愿服务参与者们搭建了一个互学互促、开拓交流的平台。

“本次复评会的项目质量高、实践案例丰富,充分展现了杨浦区志愿服务团队的多元化和项目的丰富性。”活动评审、上海百益社区服务中心理事长冯占锐表示。

此次复评会是杨浦区委社会工作部“激发志愿活力,赋能社区治理”志愿服务项目典型选树活动的重要环节。自2024年11月活动启动以来,共有80余个来自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区、社会组织、高校等的志愿服务项目踊跃申报参与。为提升项目质量和竞争力,区委社会工作部还组织了区志愿服务项目典型选树专题培训暨交流沙龙活动,围绕案例撰写、项目优化、经验共享进行了专题培训,为项目的成功申报和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杨浦区委社会工作部将继续聚焦社区主阵地,依托“志愿杨浦”赋能工作室,创新发展“三类重点工作指引+三类赋能成果导向+三类赋能工作力量+N类赋能路径”的赋能支持体系。一系列社区志愿服务发展实务举措也将逐步推出,包括社区志愿团队培育指引、“志愿赋能”系列主题沙龙、典型选树学习提升、公益微创投、专项基金支持等。

区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举措将着力培育一批志愿服务示范社区、示范项目和示范团队,推动杨浦区志愿服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联系服务群众、助力基层治理。”

文字/图片:窦雨琪

编辑:吴百欣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